原标题:频繁现身文化类综艺节目 推广传统文化不遗余力(引题)
退休的老单乐做文化“月老”(主题)
(相关资料图)
沉浸式人文探索网络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正在热播,节目中的“灵魂人物”是大家熟悉的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在他的指引下,观众不知不觉间就被带入历史场景。他就像是手牵红线的“月老”,以节目为“媒”,唤起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和共情力,让观众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自《万里走单骑》以来,单霁翔频繁现身文化类综艺节目,年近古稀的他工作节奏并没有随着退休而停滞,相反,他在三年间写了18本“过去想写的书”。下一批书已经在策划中,而综艺节目的工作也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两次提案力主保护中轴线
《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由中国移动咪咕、爱奇艺联合共同出品,是爱奇艺“登场了!”系列节目的延续。对很小就来到北京的单霁翔而言,中轴线是始终伴随他生活的重要场景。
单霁翔回忆自己居住过的地方,从东城到西城,从大佛寺到美术馆后街,“中轴线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单霁翔认为,和他拥有一样感受的老北京也不在少数,在北京这座城市的景观里,中轴线既决定了城市的基本风貌,又以其独特性而理应被重视。2011年和2017年,单霁翔先后两次提交政协提案,力主保护中轴线及其所代表的文化遗产。在他看来,北京这座城市的建立就是围绕中轴线展开的,从元代7.8公里的城市轴线,到清朝时开建三山五园,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重大建筑,几乎都是围绕着城市中轴线进行规划和建设。
单霁翔在节目中登上永定门城楼。
单霁翔做客文化类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
“中轴线是北京的灵魂,中轴线的形成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呵护和完善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城市风景。”单霁翔指出,应该注意的是,北京中轴线并不单单只这一条“轴线”本身,而是包含了从南往北,轴线两侧的古建筑群以及轴线两侧平坦开阔的格局,包括城市的天际线等自然人文景观。单霁翔透露,过去总是停留在文物保护阶段,以后应该逐渐转向文化遗产保护。
这意味着应该被保护的不只是单体建筑,更多是一个线性的文化遗产,“从古代到现代,历史的链条不能断掉,当代优秀的建筑也应该得以保护。”他补充道,过去更多注重宫殿寺庙的保护,如今也同样注重传统民居和商业环境保护,以前只讲究存留物质遗产,如今非物质的要素如京剧、叫卖声和美食也都要纳入中轴线保护的内容范围。
上综艺做文物科普代言人
在《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前四期节目中,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围绕中轴线上重要历史建筑如故宫的故事,以及历史进程中为保护这些关键遗产所作出的努力都得以铺陈开来。最新一期节目中,梁思成的营造学社在日军占领北平时期依然坚持完成故宫重要建筑的测绘工作,其中还有不知名的东北流亡学生参与,被重新讲述的历史细节无不让人动容。单霁翔透露,他希望文物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都能够走出博物馆,和普通人更加亲近,“文物不能只是收在库房里,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化都活起来,让文物保护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而不仅仅是文物界自己的事。”
在他看来,无论是《万里走单骑》《老单走东城》,抑或是《博物馆之城》《非遗里的中国》,只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让年轻人对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感兴趣,他都觉得多多益善。“在我做文化类综艺节目之前,我们的专家是不愿意与综艺节目扯上关系的。”近几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走红,以单霁翔为代表的文化专家纷纷走进综艺节目,主动做起文物科普的代言人,“不是灌输式的教育,而是带有互动性质的,更有亲和力的表达方式,观众们也愿意听,愿意看,文物保护才能变成公众的事业。”
自2019年退休以来,单霁翔并没有闲下来,反而越来越忙。《万里走单骑》已经录了三季,《老单走东城》以短平快的方式输出较多的信息量,还有更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在策划或筹备中。他在综艺节目里始终健步如飞,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观众们喜欢这个不做作的老单,更喜欢这个一开口就有故事的老院长。单霁翔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他唯一的经验就是“不装,不演,不背”,“我把体会到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东西与嘉宾自然交流,不是表演,也没有背台词,说的都是想说的话。”(记者 李夏至)
标签:
上一篇:一晚三剧 感受普契尼歌剧魅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频繁现身文化类综艺节目推广传统文化不遗余力(引题)退休的老
2023-08-01 09:05
原标题:中央歌剧院《三联剧》:(引题)一晚三剧感受普契尼歌剧魅力(
2023-08-01 08:56
原标题:观看方式改变影视创作应怎样应对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到各自
2023-08-01 08:57
原标题:主理人阵容揭晓!《爱乐之都·青春季》唱响音乐剧“新声代”工
2023-08-01 09:04
原标题:总台文艺节目2023年上新片单亮相光明日报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2023-08-01 08:54
原标题:自导自演舞台剧《日出》亮相成都(引题)金星:只要能站上舞台
2023-08-01 08:04
艺海观澜原标题:乡村文化活动焕发新活力搭载新媒介快车,乡村文化活动
2023-08-01 08:06
看台人语原标题:凝聚青春力量勾勒非遗之美非遗文化近年来受到影视创作
2023-08-01 07:59
原标题:石景山(引题)暑期少年阅读季开幕(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孙
2023-08-01 07:56
原标题:穿越千年,去《定风波》里遇见苏轼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
2023-08-01 08:03
原标题:“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红绿彩瓷:千年技艺赋能乡村振兴中
2023-07-31 17:05
原标题:中新文娱评封神:尊重观众自会赢得真诚掌声中新网北京7月31日
2023-07-31 15:55
原标题:2023巡回演唱会11月广州起跑(引题)出道十周年庄心妍期待尝试
2023-07-31 15:58
原标题:《巨齿鲨2:深渊》全球首映礼(引题)吴京希望以后探索中国的
2023-07-31 15:58
原标题:百余名青少年探索中轴线文化助力非遗传承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2023-07-31 16:06
原标题:“燕赵神韵——河北省民间文艺精品展”在正定举办7月28日,参
2023-07-31 15:53
原标题:AI来了游戏变了新民晚报记者吴旭颖今年年初,ChatGPT的出现一
2023-07-31 14:56
原标题:《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打造了一部草原史诗,主演李泓良受访(
2023-07-31 14:56
原标题:《飞越疯人院》《闻香识女人》编剧博·古德曼去世澎湃新闻记者
2023-07-31 15:02
原标题:过于“早熟”、技法不俗但同质化较明显,不禁让人思考——(引
2023-07-31 14:55
原标题:对话大学生乐队舞团:“每一个梦想都能慢慢开花”中新网襄阳7
2023-07-31 14:58
原标题:山东公布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单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戴村坝(7月2
2023-07-31 14:04
原标题:多场演唱会在沪举行,粉丝跨城追星却为退票转票烦恼(引题)演
2023-07-31 13:59
原标题:架起音乐桥梁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引题)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启
2023-07-31 13:55
原标题:“老综考古”,乐趣何在?最近似乎没有什么精彩的综艺了?一些
2023-07-31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