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脚下地种菜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杨文静
脱了鞋,光着脚,站到地头,放眼望去,整畦都是草。
4月初,浇了没几天的地,只有表层凝固,像巧克力脆皮雪糕。刚踩上去还有一点干暖,很快那层“脆皮”就化了,湿凉渗上来,得挪个位置站。
这样的土地最宜薅草,不会踩两脚烂泥,草根也被水灌醉了,抓地不牢,轻轻一揪就掉。你揪起它的时候,还能听见草根与土地分裂的声响,比一根萝卜出土的声音小得多,一声接着一声跃上心头,过瘾又减压。
薅一把草扔到垄上,再薅一把扔到垄上,一边薅一边向前挪,渐渐地,垄上多了一个个小草堆,菜苗的行列就清晰了。原来是花生。
花生地里长满了苋菜苗,就把它当苋菜地多好?我们却不要吃苋菜,非要吃花生。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说草盛豆苗稀,我发现,如果你不管草,种啥都稀。从种子睡到土里开始,草就像汤泡馍似的长起来了,它们比任何菜苗长得都更加茂盛,更加欢喜。一开始我不解,地那么大,别处的草咋就不长这么好?偏是你在哪儿种菜,哪儿就疯狂长草!
“有水嘛!”蹲在不远处的农人说。我简直醍醐灌顶:种地浇水,草因为有水所以茂盛;苗稀是因为播种有限,而每一寸土地里都藏着无数草籽。
原来土地是野草的家乡,我们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种自己的食物啊。
人类自称大地之子,其实大地的孩子多得数不清,比如草。
春天地里的草种类少,我去芹菜地里薅草,满眼嫩荠菜,花生地里全是嫩苋菜。等到荷兰豆、蚕豆长起来,草的种类就丰富多了,好像七大姑八大姨把她们的孩子都扯来了,有一二十种我叫不上名字的“兄弟姐妹”。
蚕豆地里刚浇过水,走几步就两脚烂泥,烂泥从每个脚趾头缝里钻出来,噗吱噗吱的。薅草减压,踩泥巴更减压,对着电脑坐了五天,急需释放一下浑身的压力。
其实蚕豆棵子长大以后,草就无足轻重了——在苗和草都嫩小时薅草,让草输在起跑线上,后面它们就没啥威慑力了。我却非要来做这不必要的事,还是玩心占了上风。
农人追求效率,多是锄草,我非亲手薅,这样有趣,也不会伤到蚯蚓。在烂泥地里薅草,更容易遇见蚯蚓。拔起一大棵蒿子,带出一条大蚯蚓。我把它捧在手里,仔细看它一颗一颗生产“加工”过的有机物,这可是传说中的“有机肥王”!想想看,在人类诞生之前,蚯蚓已经在地球上耕耘了数亿年,它们是更资深的大地之子呀。
还有藏在草窝里、躲在土里的蟾蜍,趁着你浇地蹲在引水渠边解渴的刺猬,你经过时仓皇从麦地里飞出去的野鸡,在金色麦穗上跳舞的麻雀,在地里边溜达边偷嘴的喜鹊、戴胜,当然也少不了泥土里、叶子上的各种虫……这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果实,也应该属于它们。
这里的农人早就有这样的意识了。黄姐一边择菜一边说,人吃一点,虫吃一点,鸟吃一点……黄姐是这村里的农民,她的合伙人坤姐是一名“都市农夫”,因为有着同一个自然农耕的梦,她们成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感谢坤姐带我亲近田园,走进一个新世界。别人去公园露营烧烤,我到菜园解闷减压,双脚接触土地,身心拥抱自然,干完农活特有成就感。原来收获蒜薹是一根一根抽的,收获芦笋是一根一根剪的,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总能在菜园里获得新发现。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总会带着家人和朋友一起去菜地,几年下来,改变最大的是我爸。我爸是个活力四射的50后,天天去体育场打篮球,一到夏天就把自己晒得跟蟋蟀一样,古铜色的皮肤会发光。菜园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他每天早晨打球,下午干农活。
去年冬天我们去地里窖白菜,那两个巨大的白菜窖都是我爸亲手挖的。12月的风扫荡大地,万木凋零,白菜地里却挤挤挨挨坐满了翠绿的大白菜,生机盎然,热闹非凡。大白菜又大又沉,一人只能抱一棵,想一次运两棵,就得使劲拎着赶快跑。我带着女儿,我爸带着外孙,用铁锨把白菜从根部一铲,抱进手推车,推到白菜窖边,这边递,那边摆,一棵一棵密密实实地码进去,最后给它们盖上“被子”,大功告成。
义工总有赏,我抱了一棵白菜回家,它美得像一朵巨大的翡翠花。把外面的绿叶子一片一片掰下来,就是超市货架上那个模样的大白菜,涮火锅美极了。要是没有这份经历,让我直接去地里找“白”菜,那恐怕就……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光脚下地种菜去杨文静脱了鞋,光着脚,站到地头,放眼望去,整
2023-07-09 06:01
原标题:流年小扇摇清凉王小雨所谓一夜熏风带暑来,日子渐往七八月过,
2023-07-09 05:54
原标题:夏天的云郑利侠云是夏天的宠儿。云不怕热,它喜欢趁着暑天排兵
2023-07-09 05:53
原标题:演革命女性助内心成长(主题)从《左耳》走上银幕的陈都灵主演
2023-07-08 23:05
原标题:成都元素满满!记者带你逛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设立赛事博物馆,是
2023-07-08 17:02
原标题:同人创作还能“站在前人肩膀上”吗?(主题)——透视“同人作
2023-07-08 15:02
原标题:天津大剧院开启“艺术之门”(图)(主题)今年暑期将演出20余
2023-07-08 15:03
原标题:中国文房艺术展带观众走进古人书房(引题)600余件器物讲述文
2023-07-08 11:01
原标题:提前至8时!7月8日至8月31日故宫博物院开馆时间调整7月7日,故
2023-07-08 10:03
原标题:画里画外谈雅集新民晚报记者吴旭颖昨晚,上海博物馆书画部研究
2023-07-08 08:56
原标题:我国演出市场上半年“一大一小”齐发力北京青年报记者寿鹏寰7
2023-07-08 07:54
原标题:歌手李玟轻生去世导演李安发文悼念今晚报讯(记者高爽)歌手李
2023-07-07 16:03
原标题:暌违六年推出导演新作《八角笼中》(引题) 王宝强:每个人心
2023-07-07 15:59
原标题:“漫步经典”周日启幕21天13场音乐会北京青年报记者田婉婷7月6
2023-07-07 15:59
原标题:再见李玟谢谢你给世界的光和暖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亲爱的,我
2023-07-07 16:03
原标题:普契尼经典歌剧《三联剧》今明上演北京青年报记者田婉婷作为年
2023-07-07 15:56
原标题:节令之美·小暑丨小暑闻花香,不觉夏日长“荷风送香气,竹露滴
2023-07-07 15:01
原标题:痴爱连环画三十年(主题)讲述人:传统连环画策划人、出版人刘
2023-07-07 14:53
原标题:定陵出土金冠凤冠明天“团聚”北京日报讯(记者孙云柯)明天,
2023-07-07 14:52
原标题:上海博物馆推出“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集王羲之书三
2023-07-07 14:53
原标题:电影《消失的她》领跑榜单(引题) 暑期档总票房突破55亿元(
2023-07-07 15:05
原标题: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活动今天(7
2023-07-07 14:06
原标题:今日小暑7月7日16时30分,小暑至。“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
2023-07-07 12:00
原标题:艺术家白明大型个展在京展出(主题)曾设计北京冬奥会礼品“文
2023-07-07 11:55
原标题:《我爱你!》感动全年龄段观众带来诸多启示(引题) 老年题材
2023-07-07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