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29万元的生猪养殖贷款后,我买了10头母猪,还给养殖场添了产床和定位栏。”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邢庄乡鑫牧丰养殖场负责人甄国献笑着说,他2021年7月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的项目办下了无抵押贷款,经过两年的发展越养越多,仅今年春天就已经出栏生猪100余头。
“生猪养殖有‘大小年’,收入不稳定,中小养殖户向银行贷款也比较难,每次想要扩大养殖,但手里的钱却要留着买饲料、更新换代母猪等,因此往往忙活好几年,猪场也没什么起色和变化。”尉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连江介绍说,为了破解养殖企业担保难、贷款难、融资贵等制约难题,近年来尉氏县创新政银企合作方式,引入“政府增信”机制,通过实施生猪养殖“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项目,探索融资担保贴息新模式,在解决生猪养殖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推动了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尉氏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每年中央财政对的大县奖励资金在800万元左右。自2007年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以来,尉氏县也同大多生猪调出大县一样,把奖励用于发放生猪良种补贴、新建圈舍补贴等方面。怎么用好、用活这笔资金,服务广大生猪养殖场户是该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一直记挂在心上的事。
(资料图片)
2020年,尉氏县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农业银行尉氏县支行(以下简称县农行)签订“生猪生产发展贷款担保互助基金+生猪规模养殖场”业务模式合作协议,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调取650万元,来启动实施“风险补偿基金”项目。
据李连江介绍,风险补偿基金由县农业农村局管理,在县农行设立专户,专项用于代偿县农行在本业务模式下所发放的贷款本金、利息、罚金、复利、违约金、迟延履行债务利息等。有了风险补偿基金650万元保底,银行就能更放心地、更广范围地给生猪养殖户发放贷款,极大增强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激励和融资能力。
为让中小养殖场户更多更好的享受到“风险补偿基金”项目支持,该项目放宽了申报对象条件,饲养规模放宽到不低于50头,重点支持在县农业农村局备案的生猪养殖场户,其中能繁母猪养殖场户优先放贷,每户最高贷款额度为30万元。
“县农业农村局通知说有个贷款项目,不需要抵押、也不用找担保人,只要养猪超过50头,各项手续齐全就能申请,真是太方便了,我马上就报名了。”永兴镇鑫源养殖场负责人董青林告诉记者,2021年3月他提交了营业执照、土地环保手续、贷款人身份证等复印件,马上县农业农村局和县农行就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对他养殖场的母猪、育肥猪、圈舍等进行了复核,一个星期就收到了30万元的贷款。
据悉,县农行在生猪养殖贷调查过程中,负责合理设置单户贷款额度,构建贷款参数,设计贷款模型,养殖户审核通过后凭借政府增信,就可获得无需抵押、无需担保的10-30万元经营贷款。2022年以来,尉氏县累计为345家中小养猪场户发放贷款8827万元。通过充分发挥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为生猪产业稳健发展不断输血赋能。
“拿到贷款我马上买了10多头母猪。”董青林说,2021年鑫源养殖场有母猪10多头,存栏育肥猪约100余头,经过贷款后扩大了养殖量,目前已经有27头母猪,存栏育肥猪300余头。
为进一步建立扶持生猪生产长效机制,降低养殖场户的融资成本,尉氏县同时研究制定了风险基金贴息办法,开展贷款贴息。县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对生猪养殖场提供的营业执照、贷款合同、结息凭证、用地手续等进行审核,核实后按照县农行利息结算数额给予全额贴息。2022年以来,已发放贷款贴息补助163.3万元。
7月初,甄国献刚刚去县农行交付了去年鑫牧丰养殖场1.1万元的贷款利息。“接下来我把利息票据交给县农业农村局就行了,按去年的经验来看,一两个星期就能收到全额的贴息补助。” 甄国献说。
“为了控制风险底线,确保资金安全,我们对政府增信模式实行风险底线控制,对该模式不良率超过3%时,会暂停‘生猪养殖贷’业务审批和发放,但实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养殖场户出现亏损导致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 李连江说。
目前,生猪养殖“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项目在尉氏县运行良好,资金使用高效安全,增强了生猪产业发展后劲。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一明
标签:
上一篇:2023明文化论坛在北京昌平开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成都元素满满!记者带你逛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设立赛事博物馆,是
2023-07-08 17:02
原标题:同人创作还能“站在前人肩膀上”吗?(主题)——透视“同人作
2023-07-08 15:02
原标题:天津大剧院开启“艺术之门”(图)(主题)今年暑期将演出20余
2023-07-08 15:03
原标题:中国文房艺术展带观众走进古人书房(引题)600余件器物讲述文
2023-07-08 11:01
原标题:提前至8时!7月8日至8月31日故宫博物院开馆时间调整7月7日,故
2023-07-08 10:03
原标题:画里画外谈雅集新民晚报记者吴旭颖昨晚,上海博物馆书画部研究
2023-07-08 08:56
原标题:我国演出市场上半年“一大一小”齐发力北京青年报记者寿鹏寰7
2023-07-08 07:54
原标题:歌手李玟轻生去世导演李安发文悼念今晚报讯(记者高爽)歌手李
2023-07-07 16:03
原标题:暌违六年推出导演新作《八角笼中》(引题) 王宝强:每个人心
2023-07-07 15:59
原标题:“漫步经典”周日启幕21天13场音乐会北京青年报记者田婉婷7月6
2023-07-07 15:59
原标题:再见李玟谢谢你给世界的光和暖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亲爱的,我
2023-07-07 16:03
原标题:普契尼经典歌剧《三联剧》今明上演北京青年报记者田婉婷作为年
2023-07-07 15:56
原标题:节令之美·小暑丨小暑闻花香,不觉夏日长“荷风送香气,竹露滴
2023-07-07 15:01
原标题:痴爱连环画三十年(主题)讲述人:传统连环画策划人、出版人刘
2023-07-07 14:53
原标题:定陵出土金冠凤冠明天“团聚”北京日报讯(记者孙云柯)明天,
2023-07-07 14:52
原标题:上海博物馆推出“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集王羲之书三
2023-07-07 14:53
原标题:电影《消失的她》领跑榜单(引题) 暑期档总票房突破55亿元(
2023-07-07 15:05
原标题: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活动今天(7
2023-07-07 14:06
原标题:今日小暑7月7日16时30分,小暑至。“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
2023-07-07 12:00
原标题:艺术家白明大型个展在京展出(主题)曾设计北京冬奥会礼品“文
2023-07-07 11:55
原标题:《我爱你!》感动全年龄段观众带来诸多启示(引题) 老年题材
2023-07-07 12:02
原标题:新版《天之骄子》登台首都剧场北京日报讯(记者高倩)大幕拉开
2023-07-07 12:01
原标题:文物与24节气小暑(引题)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主题)天津
2023-07-07 12:05
原标题:这位乡村老人用一生守护屈原之魂(引题) 这位乡村老人用一生
2023-07-07 10:59
原标题:网络纪录片深耕年轻群体周逵纪录片素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
2023-07-07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