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影视锐评】
原标题:影视歌曲切忌千篇一律
近日,影视原声音乐综艺节目《剧好听的歌》上线,引发了业界对影视歌曲创作的关注。近年来,以影视歌曲助推影视作品宣传发行的做法日渐成熟。但与之相对应的,影视歌曲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其中能跨越粉丝圈层、引发全民传唱的爆款并不多见。为何影视歌曲如今经典难现?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影视音乐包含主题歌、插曲等。其中,影视歌曲往往因歌词内容与故事剧情紧密贴合、旋律优美动听等原因,受到大众欢迎。优秀影视歌曲能渲染气氛,增强剧情感染力,与影视作品彼此借力,实现双赢,一同成为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从电影歌曲《我的祖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到电视剧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枉凝眉》《渴望》,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影视歌曲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影像记忆。每每响起,都会打开一条时光通道,让人们的思绪回到经典影视剧的绚丽世界,重温其中的精彩故事和动人情感。
然而,随着媒介技术更新迭代,受众的视听习惯不断改变,影视歌曲的传播链条也产生巨大变化。从银幕、电视机到电脑、手机,人们观看影视剧内容的终端发生迁移。如今,越来越多人适应了小屏移动化、碎片化、互动化的观看方式,常常在片头曲或片尾曲处快进。这种变化使“受众被动完整收听”的传播红利越来越小。
与观众接触影视歌曲的时间和机会有所缩减相对应的,是当下影视歌曲在整个影视生产创作流程中的相对边缘地位。相较于表演、剧本、制景等方面的成本,用于影视歌曲的投入相对较少。资金不足,使粗制滥造成为可能。还有的制片方虽然重视影视歌曲环节,却将其当成宣传营销的工具——影视作品在上映播放前,先发行影视歌曲,以此引发舆论对相关话题的讨论,使受众形成收视期待,由曲看剧。抱着这种目的创作的影视歌曲往往将商业利益的考量凌驾于艺术质量的坚守之上,围绕如何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做文章。
出于这些原因,影视歌曲频频出现艺术质量不高、剧曲分离、人歌分离等问题。部分歌曲缺乏个性特色:有的旋律套用通用和弦,辨识度不高;有的歌词千篇一律,无论什么题材、故事的影视作品,都使用“爱恋”“宿命”等陈词。部分歌曲文不对题,风格与影视作品不符。比如,有的古装题材影视剧的歌曲现代感十足,有的喜剧桥段所配的歌曲歌词却悲伤纠结,让观众出戏。也有部分影视歌曲为了吸引粉丝,选择唱功、音色与歌曲并不匹配的影视作品主演担纲演唱者,导致作品质量被观众诟病。还有的歌曲惯性化使用圈里几位经常演唱影视歌曲的热门歌手。他们总是演唱某种特定故事类型的影视歌曲,给观众留下了“悲伤结局”歌手、“不甜不要钱”歌手、“励志搞事业”歌手等固化印象。他们的声音在影视剧中一出现,观众就大概能猜到之后的剧情走向。凡此种种,都导致影视歌曲难以跨越圈层,无法与影视作品一起,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
不过,这几年影视作品中也有不少歌曲出圈,如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的主题曲《如愿》、电视剧《人世间》的同名主题曲等。总结这些作品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坚守剧曲合一。影视歌曲是影视作品的有机组成,应在剧本创作同时着手设计。创作时要结合作品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创设旋律,再配合情节的起承转合进行变奏,形成旋律、节奏、速度贴近主题意蕴的影视歌曲。如歌曲《好汉歌》粗犷豪放的词曲和电视剧《水浒传》一群仁人志士轰轰烈烈与命运抗争的剧情十分熨帖;歌曲《枉凝眉》黯然惆怅的曲风和电视剧《红楼梦》一众人物的悲剧命运暗中贴合;歌曲《人世间》中“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在这片土壤/随万物生长”的歌词与电视剧中周家人从容面对生活苦难、始终向往美好的人生故事恰切相融……剧与曲的结合让旋律渲染了情感,让词作升华了画面,产生“音画合一”的适配感。其次,由于传播链条改变,影视歌曲在很多情景下从以视觉性为主的影视作品“伴随文本”变成了独立成曲的“原文本”,若想被受众广为传唱,还需在注重剧曲结合的基础上,提升歌曲本身的艺术质量。这要求包括作词、作曲、编曲、录音等在内的歌曲创作者严肃创作态度,提高制作水平,不能局限于固定模式或套路,一味迎合市场,而要勇于创新突破,不断探索音乐创作的艺术边界,将“流水线生产”变为“高级定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平台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给影视歌曲传播带来一定利好。比如网友模仿、翻唱等二次创作,以及线上线下影视歌曲演唱会等展演方式可以延长影视歌曲的艺术生命,实现“长尾效应”。所以,影视歌曲在坚守艺术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考虑影视作品的传播节奏。打通生产链条与传播链条,融合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影视制作和影视宣发各个流程,在出品、制作、发行、版权、营销等环节中做到影视剧与歌曲双向奔赴。相信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引领下,在影视从业者、音乐从业者、平台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影视歌曲将以高超的艺术质量和深远的社会效益,再创经典荟萃的美好时代。
(作者:张梅、蔡枫苗,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科研助理。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网络公共舆论的共识建构研究”成果)
标签:
上一篇:环球快资讯:10余国水彩艺术家安徽黟县“切磋”水彩艺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影视锐评】原标题:影视歌曲切忌千篇一律近日,影视原声音乐综艺节目
2023-07-05 09:53
原标题:10余国水彩艺术家安徽黟县“切磋”水彩艺术中新社合肥7月4日电
2023-07-05 10:06
原标题:从群演到导演,三度结缘《天之骄子》(引题)唐烨:此次复排对
2023-07-05 09:55
原标题:爱乐汇交响乐团《完全贝多芬》2023-2024音乐季发布中新网北京7
2023-07-05 10:03
原标题:《长安三万里》本周六上映,李白高适化身电影主角(引题)诗意
2023-07-05 10:03
原标题:《孤注一掷》起底境外诈骗链记者宋说犯罪题材电影《孤注一掷》
2023-07-05 08:54
原标题:王宝强自导自演《八角笼中》将公映北京日报讯(记者王金跃)由
2023-07-05 08:56
原标题:残疾人陶艺作品慈善拍卖会在京举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瑜通
2023-07-05 09:05
原标题:阿彼察邦感谢中国观众支持《记忆》北京日报讯(记者袁云儿)上
2023-07-05 08:57
原标题:“一曲新词”在海上美术馆开展辽宁日报讯记者吴丹报道近日,由
2023-07-05 07:58
原标题:张之路首讲“青春北京大讲坛”北京晚报讯(记者路艳霞)“青春
2023-07-04 15:58
原标题:“神仙打架”的暑期档你会先看哪一部?暑期档,一个听上去就很
2023-07-04 16:00
原标题:石匠传人北京晚报记者吴镝摄影报道随着叮叮当当的雕石声,作为
2023-07-04 16:01
原标题:八角笼中真诚的故事永远是王道(主题)王宝强新作还未公映已卖
2023-07-04 15:57
原标题:“没有重压就没有快速成长”(主题)冯远征回应把年轻演员推上
2023-07-04 16:02
原标题:古装剧《玉骨遥》展现东方美学韵味今晚报讯(记者刘桂芳)由蒋
2023-07-04 15:06
原标题:贵州玉屏:非遗箫笛制作忙7月2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
2023-07-04 13:54
原标题:“缤纷国图·2023暑期儿童演出季”开启艺术假期工人日报-中工
2023-07-04 14:03
原标题:考古别只盯着人了,动物里藏着华夏文明细节中青报·中青网见习
2023-07-04 13:55
原标题:130件民间藏品亮相沈阳故宫辽宁日报讯记者郭平报道7月1日,沈
2023-07-04 14:05
原标题:演出沉浸感十足喜剧与悬疑并举(引题) 《大真探赵赶鹅》下周
2023-07-04 14:05
原标题:天博藏《惠山图》亮相无锡博物院今晚报讯(记者高丽)天津博物
2023-07-04 12:01
原标题:大文豪苏轼,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超级“粉丝”?中新网北京7月3
2023-07-04 11:52
原标题:中央音乐学院在山西吕梁开展教育帮扶(引题) 播撒艺术种子
2023-07-04 12:04
原标题:家乡赞歌《我怎能不爱你》首发辽宁日报讯记者吴丹报道“共和国
2023-07-04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