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热消息:跟着男主视角“沉浸式”探案

时间:2023-03-29 10:42:30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刑侦剧《他是谁》火爆全网,本报记者对话导演鲍成志——(引题)

跟着男主视角“沉浸式”探案(主题)

大众日报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刘露


(资料图片)

“安欣”卷起的“狂飙”风暴余波尚存,张译饰演的另一个警察角色“卫国平”又掀起了新一轮追剧热潮。

自3月14日开播以来,刑侦剧《他是谁》火爆全网,霸榜灯塔、猫眼等多个权威数据平台,热度口碑双丰收。该剧讲述了由张译饰演的刑警卫国平等人民警察一路追查真凶、屡破大案、守护正义的故事,不同于以往刑侦剧采用硬朗的画风和鲜明的光比,《他是谁》氛围拙朴,加上剧情设计映照现实,整体呈现出一种偏纪实效果,扑面而来的真实质感让观众在多线并行、盘根错节的一桩桩案件中,沉浸式体验推理探案的乐趣与爽感。

“把刑侦剧和现实主义结合是这部剧的特点和气质。”导演鲍成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大胆的想象力和制造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固然能吸引眼球,但这些并不是《他是谁》想表达的东西。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回归平凡的人物,不管是执法者、平民百姓还是罪犯,都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相互影响对方命运的能力。”

真实感、沉浸感是观众获得良好观剧体验的保证,也是吸引观众追剧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塑造真实感,主创团队特意在剧中放大了“时间标志”的呈现,这是现实生活中一线民警办案时用以记录和回溯案件进展的一种标记方式,鲍成志说:“我们会在字幕上打一个时间点,让观众以警察破案的视角,知道这个案子在多长时间之内找到了什么证据。它是一个时间的维度,是一种真实感的体现,也有一种沉浸感。”

除了在后期画面呈现上直接采用时间标记,前期的实景拍摄也是创作团队注重打造真实感的体现。例如,剧中在垃圾场大海捞针般搜寻可疑证物的场景就因为画面过于真实让观众不禁直呼“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味儿了”,也因此让话题#《他是谁》看yue了#冲上微博热搜,而在剧方发布的制作特辑中,真实的垃圾场拍摄环境也让张译等一众演员印象深刻:“臭气熏天、不敢呼吸”。对此,鲍成志道出了采用实景拍摄的原因,“我们考虑过使用特效,但以我的经验来说,实景拍出来的真实感,是虚拟拍摄无法比拟的。可能什么都弄得很像,但就是差了‘质地’。所以,剧组最后就真的买了六七十车垃圾堆在那儿。”

对于如何增强观众的沉浸感、保持观众的追剧热情,鲍成志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刑侦剧中用各种方式制造悬念和氛围是最常用的手段,比如在叙事上、拍摄上、后期剪辑的音效和音乐上等等。但最重要的是能让观众跟着男主的视角走。只要观众能跟着男主的视角走,就能和人物产生共鸣,急他所急,忧他所忧,关心他的命运。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物的命运感出来了,才能让观众想往下看。”

《他是谁》将故事背景设定于20世纪90年代,这就限制了警察侦办案件时可用的技术手段,增加了破案的时间和难度,所以在剧中,案件的告破基本依靠的是卫国平等刑警敏锐的观察和专业的分析,鲍成志认为,这种技术限制下“抽丝剥茧”的查案手法正是人民警察精神的体现,“在一个刑侦科学技术条件有限的年代里,破案拼的是意志力、个人能力和集体力量。每个案子都只能靠最传统的人力办案,所谓的‘抽丝剥茧’,就是每一个办案人员一点一滴垒起来的成果。科技创新为侦破案件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减少了人为的失误和错误。但不管在什么时代下,警察的侦办手段和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想展现的,就是办案人员的这种精神。”

盘根错节的案件发展也激起了观众对案件原型的好奇和猜测,有观众分析目前播出的案件原型可能是“白银案”和“南大案”,鲍成志也注意到了这些讨论,他认为这是影视剧社会意义的体现,“剧本里肯定有一些我们搜集的案例作为参考,但整体还是来自编剧的创作。我也看到有些观众在猜测这是哪个案子、那是哪个案子。如果能让观众因此关注现实社会发生的事情,就挺有意义。”

标签: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