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恐龙医院”:“会诊”1.5亿岁异特龙

时间:2023-03-06 15:55:37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

“恐龙医院”:“会诊”1.5亿岁异特龙


(资料图)

近日,作为广东地区第一家自然科学主题的博物馆,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于馆内举办了异特龙病理研究发布会,分享该馆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学者联合发布于国际期刊《Historical Biology》的学术成果,并宣布将结合研究所得,推出有趣的“恐龙医院”科普系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卜松竹

恐龙也有“风湿病”,广州“恐龙医院”专家会诊

据悉,本次研究的主角“大卫”——异特龙真标化石出土于美国怀俄明州,生存于距今约1.55亿至1.45亿年的侏罗纪,于2020年底“落户”广州市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成为中国境内目前唯一公开展示的异特龙真标化石。2020年,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团队展开合作,开始系统研究“大卫”的骨架标本。发现包括第4背椎、第8背椎、第9背椎、右肩胛骨和乌喙骨以及左肩胛骨均出现了明显病变现象。其中,第4背椎在椎弓上有4个不规则形状的骨质增生,第8和第9背椎融合,右肩胛骨关节畸形、右肩胛骨远端变圆,左肩胛骨体上有一个凹陷。

那么,研究人员是如何给大卫“确诊”的呢?以第8与第9背椎为例展开,研究团队为了深入分析病理,对大约1.5亿岁的异特龙标本进行了CT扫描。扫描结果显示,2处背椎的前后关节面均有明显的骨骼硬化增生和虫蛀状侵蚀,这符合脊柱关节病的表现。脊柱关节病是一类以脊椎关节炎为表现的风湿性疾病,这类疾病通常会导致疼痛和肢体僵硬。这表明“大卫”很可能因此饱受痛苦,且背部和肩部活动受限,影响正常捕食,但古生物学家判断这不太可能是导致大卫死亡的直接原因。

邢立达教授讲解“大卫”真标化石伤患处

现场,兼任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的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学家邢立达教授,与古生物学博士研究生王董浩,带领观众于恐龙化石展厅举起了放大镜,寻找、察看异特龙大卫的伤患处。邢立达团队表示,“大卫”是第一只被科学记录的患脊椎关节病的兽脚类恐龙,更是第一只被科学记录的脊椎关节病累迁至肩部的恐龙。本次的研究让我们对异特龙的行为模式有了不同的理解,对异特龙的生理状况也有了新的认识,丰富了恐龙的病理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进行的首例北美大型兽脚类古病理学研究以及首例系统发育研究,研究成果由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及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团队联合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杂志《Historical Biology》。

跨界对话妙趣横生

恐龙“病症”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发布会上,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杜春磊分享了对异特龙骨架化石“大卫”展开病理学研究的历程,及宣布与儿科医学专家合作推出科普项目“恐龙医院”。

此外,现场上演了别开生面的跨界对话:邢立达作为“恐龙医生”与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胡艳,从恐龙关节病谈到儿童脊椎健康,将有趣的恐龙科普与备受关注的脊椎健康问题相结合,为科普项目“恐龙医院”拉开序幕。

邢立达表示,人类与恐龙都是脊椎动物,通过疾病的原理进行古今对照很有意思。在他看来,通过古病理学的研究了解病的起源,对于人类维护自身的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胡艳表示,透过了解恐龙的“病症”,希望能够唤起家长及孩子对于骨骼健康的重视。

杜春磊表示,此次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与刑立达教授团队强强联合,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多地从微观的层面切入,对古病理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未来,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还将开展更多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欢迎更多科研团队加入。发布会后,异特龙病理研究团队再来到“珠江科学大讲堂”,给清华大学附中湾区学校师生带来主题演讲。

据悉,为了让研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丰富及提升公共教育项目,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结合恐龙科普与脊椎健康知识,推出“恐龙医院”系列策划:“恐龙医生”将进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越秀儿童活动中心,带本地亲子群体一起走进“侏罗纪”;并将邀请儿科专家到博物馆开展“人体骨骼的秘密”医学分享会,还将为医护子女组织“寻找侏罗纪霸主”科普专场。另外,博物馆对异特龙展区进行了展示与互动升级,把本次研究发布的学术成果补充进入了常规科普讲解中,让观众听得见、“摸得着”最前沿的科研资讯。

标签: 自然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 古病理学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