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当前信息:一文读懂《三体》:到底讲了啥?有哪些“黑科技”?

时间:2023-02-06 10:45:52    来源:科普中国网    

《三体》剧集热播,再一次掀起了《三体》科幻讨论的热潮。

虽然《三体》是一部科学幻想故事,但它涉及了许多真实存在的科学知识,了解这些,你的追剧、追番体验也许会更好。


【资料图】

图源:网络

01

《三体》这么火

它到底讲了什么

《三体》的故事要追溯到文革时期。在那个特殊时代,许多人都经历了苦难。

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叶文洁经历了父亲被迫害,自己被诬陷等诸多悲惨经历之后,变得心灰意冷。

某天,她在工作中发现了一段特殊讯号,来自科技发达的“三体”世界。

叶文洁认为人类文明已经堕落,需要更高级的文明来拯救,就回应了这段讯号,暴露了地球的坐标。

一心想摆脱恶劣生存环境的“三体”文明得知地球的存在后,定下了一个目标:向地球出发,将其作为新家园。

几十年后,世界上接连出现了知名科学家自杀事件,原来这一切都是三体文明和它的拥趸的阴谋:

他们试图通过扰乱地球科学的方式,封锁地球文明的进步可能。

图片来源:电视剧《三体》截图

为了抵抗三体文明,人类做出了种种尝试:剿灭地球上支持三体文明的组织;研制星际飞船;实行“面壁者”计划;与三体人对峙……

为了生存,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都在各自努力,但最终,人类、三体人乃至整个宇宙却走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也许很多人还没有读完全书,所以本文也不再剧透,接下来只聊聊《三体》涉及到的科学知识。

02

“三体”是什么?

《三体》这个有些怪异的书名究竟是指什么?虽然其确切含义众说纷纭,但它也许与小说中设定的三体文明生存环境有关。

三体人的星系竟然有三颗“太阳”,它们在引力作用下持续做不规则运动,让三体人的星球不是极冷就是极热,并会受到引力影响,给他们带来了巨大苦难。

那么,为何三颗球体的运动,会造成这种混乱结果?

三体人的科技那么发达,预测一下它们的运动轨迹和位置,提前做准备不就好了?

这就要谈到天文学上的著名问题——**“三体问题”**了。

它是一个力学模型:给定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任意的天体,研究它们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

虽然这听起来不太复杂,但想要对这三颗天体的运动轨迹和位置进行精确求解却十分困难。

无论三体人还是地球人,都很难确定三颗“太阳”的运行规律,三体人也不得不抛弃这个环境恶劣的“家园”,逃向地球。

可以说,“三体问题”的难以求解,是整个故事的缘起

图片来源:《三体》动漫

03

“古筝行动”现实里能成功吗?

在《三体》故事中,为了抓捕地球上支持三体文明的组织,人们将一种极为锋利的超强度纳米材料细线拦在轮船必经的运河上。

像古筝的“琴弦”一般排列,等组织成员乘船经过,“琴弦”就会将这艘船切成碎片。

图片来源:《生化危机1》

“琴弦”应用的技术是“纳米飞刃”,来自《三体》主人公之一汪淼的研究,是一种纳米级材料。

纳米是一种长度的度量单位,1 纳米等于 10 的负 9 次方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 6 万分之一左右,而纳米材料是纳米级结构材料的简称,这种材料的结构单元尺寸介于 1 纳米~100 纳米范围之间。

这个尺度已经微观到了原子、分子级别,许多物质在这种级别上都会呈现出与宏观状态时十分不同的性质,这与组成物质的原子的排列结构有关。

宏观状态时,某些物质的原子排列很不规则,但如果在纳米尺度下将原子按照某些规律整齐排列,就能产生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磁性增大、韧性变强、导电性质更好等等。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那么,现实中有类似于“纳米飞刃”的材料吗?

根据小说设定,这种材料需要至少满足几个特性:直径极细,强度和韧性极大。

其实,现在还真有一种纳米材料符合这几点,它就是碳纳米管

由于特殊的结构,它虽然十分纤细,却拥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是时下热门的“未来纤维”。

不过,真想靠碳纳米管去切割轮船,还得解决许多科学难题,想得到真正的“纳米飞刃”,尚需继续探索。

04

“智子”的通讯速度难道能超越光速?

《三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智子”,它是三体人派出的一种智能体,能够干扰地球上的科学实验、展现神秘现象扰乱科学家心神、还能监控整个人类社会。

而最神奇的是,虽然地球和三体星系相距 4 光年,“智子”竟能与母星实时通讯,这是如何做到的?

原作中提到,这是利用量子的特殊性质达成的,这很可能是指**“量子纠缠效应”**。

量子纠缠是微观尺度下的一种特殊现象。

当有两个或一群粒子彼此相互作用后,会产生一种集体特性,这就叫量子纠缠。

神奇的是,如果将这种纠缠着的粒子分开,无论它们相隔多远,都还保持这个性质。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假设有两个粒子曾处于纠缠态,再被分开到宇宙两端,它们会呈现出一种心有灵犀般的状态,当宇宙那头的粒子决定向左转时,宇宙这头的粒子就会瞬间决定向右转。

哪怕隔着整个宇宙,两者都能立刻了解到彼此心意,好像它们之间通讯的速度超越光速。

因为这种变化是瞬时发生的,很多人认为这种瞬时作用可以用来革新通讯技术。

不过实际上,信息传播是需要载体的,而量子纠缠之间不存在能传播信息的载体。

所以目前为止量子纠缠无法用于通讯技术。“智子”的瞬时通讯,在现实中很难发生。

05

这个飞船用到的技术,现在有了吗?

《三体》中有一位人气很高的角色:太空军指挥官章北海。

面对三体人的威胁,他认为应该研发“无工质飞船”带领人类逃往太空。

这种飞船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核聚变是一种核反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两个质量小的原子的原子核互相吸引,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巨大的能量释放。

比如我们已经熟知的氢弹,利用的就是核聚变的原理。

3D渲染核聚变反应堆。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而章北海心心念念的飞船所应用的技术更高级,它是一种可控核聚变,顾名思义,就是人类能在特定条件下,控制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使其能量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可控核聚变效益巨大,一直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技术,但其研究十分困难,进展缓慢。

不过,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去年年末,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装置等离子体电流突破 100 万安培(1 兆安),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新纪录

可控核聚变技术虽然仍是一个梦想,但已经不那么遥远。

也许应用了该技术、能让人类得以跨越星际的飞船,在我们有生之年就可见到。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知识点,三体还涉及了许多科学乃至社会学知识:

如涉及到使用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的“水滴”

与脑科学相关的**“思想钢印”****,可能参考了社会学巨著《利维坦》的“黑暗森林”理论**等等。

这些内容有些存在错误,有些则十分巧妙。

其实哪怕不了解这些,也不耽误看《三体》。人类目前掌握的知识有限,但人特有的想象力却至于无穷。这也许正是科幻故事最大的魅力:只需片刻,它即可将我们带往前人未至之境。

参考文献:

[1]https://scienceexchange.caltech.edu/topics/quantum-science-explained/entanglement

[2]https://www.nanowerk.com/nanotechnology/introduction/introduction_to_nanotechnology_22.php

[3]http://www.news.cn/tech/2022-10/21/c_1129074076.htm

[4]https://www.sciencealert.com/what-is-nuclear-fusion

作者:王江山 科技史博士

审核:王扬宗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部分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标签: 量子纠缠 纳米材料 宏观状态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 秦汉文化中的“海洋”元素

    原标题:秦汉社会对海洋的观察和理解,开启了新的更宽广的文化视界——(引题)秦汉文化中的“海洋”元素(主题)王子今近年来,关于海疆问题

    2023-02-06 10:53

  • 非遗馆上演传统皮影戏-每日快报

    原标题:非遗馆上演传统皮影戏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昨天,“欢天喜地闹元宵——陕西皮影专场”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精彩

    2023-02-06 10:50

  • 世界观察:正月十五,天博赏国宝闹元宵

    原标题:聆听国乐《花好月圆》争睹国宝《雪景寒林图》(引题)正月十五,天博赏国宝闹元宵(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昨天上午,伴随天津歌

    2023-02-06 10:50

  • 中国各地闹元宵-环球速讯

    原标题:(新春见闻)中国各地闹元宵中新社北京2月5日电2月5日正月十五,中国各地闹元宵,多地非遗民俗活动等百花竞放。春节期间,江西景德镇

    2023-02-06 09:56

  • 曲剧《离婚》:透过婚姻解读人生百味

    原标题:曲剧《离婚》:透过婚姻解读人生百味李俐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老舍在云南龙泉镇要求北平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的一批研究生选举他的最佳作品

    2023-02-06 09:47

  • 【环球热闻】北美票房:《拜访小屋》口碑参差票房夺魁

    原标题:北美票房:《拜访小屋》口碑参差票房夺魁中新社洛杉矶2月5日电(记者张朔)伴随着参差不齐的口碑,《拜访小屋》(KnockattheCabin)登

    2023-02-06 09:44

  • 环球精选!又见“桃红”唐诗逸 已是新作主心骨

    原标题:央视春晚惊艳亮相后携新作《如见》登陆国家大剧院(引题)又见“桃红”唐诗逸已是新作主心骨(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田婉婷继兔年央

    2023-02-06 09:36

  • 黄渤:用最平实方式 打开中年危机

    原标题:黄渤:用最平实方式打开中年危机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杨文杰江苏卫视《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开播当晚,黄渤多条相关话题登上热搜。这个42

    2023-02-06 09:45

  • 篆刻艺术之美

    原标题:篆刻艺术之美篆刻为中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最初以实用为功能,作为交流之凭证和权力之表征。唐宋元明以来,随着书画鉴藏及钤盖款印

    2023-02-06 08:51

  • 春意暖两岸,元宵共团圆|环球消息

    原标题:“高雄·北京特色周”举办系列交流活动——(引题)春意暖两岸,元宵共团圆(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金晨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

    2023-02-06 08:56

  • 全球视讯!浙江文旅观察:为什么人们期待烟花秀?

    原标题:浙江文旅观察:为什么人们期待烟花秀?记者童笑雨中新网杭州2月5日电 这两天,杭州人朋友圈讨论最热烈的,是时隔11年重启的烟花秀。

    2023-02-06 05:34

  • 每日快讯!“琅琊祭海”展民俗文化

    原标题:“琅琊祭海”展民俗文化2月3日,演员在祭海仪式上表演。当日,第59届琅琊祭海仪式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镇举行。据介绍,“琅

    2023-02-06 05:34

  • 世界微资讯!豆瓣短评告诉你,是什么放大了春节档的争议声?

    原标题:豆瓣短评告诉你,是什么放大了春节档的争议声?澎湃新闻记者舒怡尔王亚赛实习生陈芙蓉电影院舒展筋骨,张挂暗室里的梦,准备好恢复活

    2023-02-05 15:32

  • 《流浪地球2》关键剧情源于高考作文题?导演郭帆回应

    原标题:《流浪地球2》关键剧情源于高考作文题?导演郭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张世豪实习生邓鑫杰2月3日,电影《流浪地球2

    2023-02-05 14:35

  • 与刘德华隔着玻璃对视的戏份有何深意?吴京揭秘

    原标题:吴京揭秘(引题)与刘德华隔着玻璃对视的戏份有何深意?(主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张世豪实习生邓鑫杰问及《流浪地球2》在电影中

    2023-02-05 14:37

  • 当前报道:今日元宵节

    原标题:今日元宵节作者:孙震东风夜放花千树。元宵佳节,观灯赏月。今年的元宵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亮最圆是2月6日2时29分。今年的元

    2023-02-05 10:46

  • 当前快报:《三体》制片人揭秘创作过程:最大困难就是 它的IP价值太大了

    原标题:《三体》制片人揭秘创作过程(引题)“最大困难就是它的IP价值太大了”(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王磊《三体》自开播以来,因尊重原著、

    2023-02-05 10:51

  • 当前简讯:元宵节的十个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

    原标题:元宵节的十个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中新网2月5日电(记者上官云)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

    2023-02-05 10:48

  • 庆元宵 赏花灯|当前播报

    原标题:庆元宵赏花灯“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当农历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升上天空,人们张灯结彩,欢聚一堂,赏花灯、猜灯谜、品元

    2023-02-05 10:52

  • 浙北乾龙灯会侧记:文脉传承展新颜 千年古城谋复兴-热闻

    原标题:浙北乾龙灯会侧记:文脉传承展新颜千年古城谋复兴中新网湖州2月5日电(记者施紫楠)随着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12条色彩鲜艳的长龙

    2023-02-05 10:45

  • 一路向海-世界新动态

    原标题:一路向海潘若松从小对于水的认知是小村子的小河、小坑和老井。乡间的雨水是丰沛的,尤其是夏季,大雨过后,河沟、水塘满,街上、田里

    2023-02-05 05:33

  • 最资讯丨装满欢乐的戏台

    原标题:装满欢乐的戏台章长生在我江西的老家,村东头有一座老戏台,不知是何年建的,自打我懂事起,它就在。砖瓦建筑的戏台前方有很大一块平

    2023-02-05 05:46

  • 《花溪渔隐·册页》(局部)

    原标题:《花溪渔隐·册页》(局部)恽寿平[清]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恽寿平(1633~1690),清代画家,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

    2023-02-05 05:54

  • 艺评丨一直在路旁,从未被遗忘 世界焦点

    【艺评】原标题:一直在路旁,从未被遗忘刘颖余“音乐诗人”钟立风说:“如果说摇滚一直在路上,那么,民谣就一直在路旁。”民谣歌手小河说:

    2023-02-05 05:36

  • 全球观速讯丨风清气正闹“元宵”

    原标题:风清气正闹“元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维砚通讯员武福龙袁烨  2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清风滨体”

    2023-02-04 13:44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