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范立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高温天气即将上线,7月5日至下周,我国多地将迎来新一轮超长高温天气,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桑拿天。在一轮又一轮的“炙烤模式”下,不光是人,连车辆也容易“上火”。
自5月底起,全国多地发生车辆自燃事故。6月19日,四川资阳一辆小汽车自燃,附近其他车辆一同受损;6月15日,河南平顶山一名司机下车后在桥下休息时,汽车突然起火;6月12日,贵州盘州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突然冒烟,司机立即停车用灭火器扑救,但因火势发展迅速未能成功;6月5日,广东中山一辆小汽车在等红绿灯时突然冒烟并自燃;5月20日,安徽蚌埠固镇县一辆货车行驶途中,被后方车辆发现其冒烟,鸣笛提醒,才避免了一场起火意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范立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夏季汽车自燃事故高发,驾驶人员出行前一定要检查车辆线路是否老化,电动车最好不要连续行驶超过2小时。机动车行驶途中,若司机发现发动机箱水温过高、警示灯亮起、车胎偏移,或闻到任何异味,都应尽快停车检查,以免发生意外。夏季气温高,建议车胎打气不要太足,避免因气体膨胀导致爆胎。此外,车辆在户外暴晒后,车内温度会不断升高,最好提前给车内‘排排雷’,不要将以下几样物品置于其中。”
1.打火机、香水。不少吸烟司机会习惯性地将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但这在夏季高温天气中十分危险。打火机内含有液态丁烷,长时间暴晒后,内部压力随之升高,再加上摩擦、挤压、碰撞,很容易爆炸。
2.车载香水。为减少车内异味,很多人爱在车内放一瓶车载香水。不过,香水挥发后容易产生易燃气体,放在高温、密闭的汽车内易引发爆炸事故。
3.氢气球。由于氢气价格便宜,市面上很多商贩销售的气球充的都是氢气。氢气与其他物体摩擦会产生静电,遇到高温、明火时,特别容易燃烧、爆炸。车内密闭、空间小,却会给氢气球更大的“施展空间”,爆炸威力更大。烟花爆竹、火柴、燃油也是如此。
4.老花镜。上了岁数的司机习惯在车里放一副老花镜,建议将其放在侧边车门或储物盒里,千万不要摆在仪表台上。因为花镜属于凸透镜,容易将光线聚在一起,太阳暴晒时间过长,有引起火灾的可能。
5.含酒精的花露水、喷雾剂、药品等。研究显示,在环境温度达到70℃时,酒精瓶就会变形,里面的酒精大量流出,可因高温变成酒精蒸气,达到燃烧条件时就会烧起来。这种高温环境似乎很难达到,但测试发现,汽车仪表台在夏天受到太阳炙烤时,最高温度可能达到80℃~90℃。
6.电子产品。如果阳光强烈,充电宝、手机、电子烟、使用电池的电子工具和玩具等都会因温度过高出现机械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爆炸。
“最后还想给大家提个醒,近年来因家长疏忽将孩子置于车内的新闻时有发生,孩子的体温上升速度本就远超成年人,待在阳光照射区的车内1小时,或阴凉处车内2小时就可能中暑,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家长千万别把孩子遗忘在车里!”范立说,也不建议司机开着空调在车内睡觉,由于空间密闭、空气不流通,时间久了容易缺氧窒息。如果想在车内休息,最好在开空调的同时,开启外循环,让车内不断有新风进入。
标签:
上一篇:从“漫灌”到“滴灌” 豫以牵手让农业更具“科技范儿”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敦煌女儿”樊锦诗获小行星命名向敦煌研究院捐赠1000万今日(
2023-07-10 16:06
原标题:二十四节气及重要节日创意海报开始征集中国旅游报讯(记者李志
2023-07-10 15:57
原标题:盈盈一水间脉脉书香浓(主题)国内首家期刊主题书店落户和平公
2023-07-10 15:57
原标题:国博:未经许可禁止在馆内讲解记者赵腾泽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
2023-07-10 15:59
原标题:《夺宝奇兵5》:老牌娱乐大片的一片乡愁记者柳青《夺宝奇兵5:
2023-07-10 14:58
原标题: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在“元宇宙”中启幕羊城晚报记者何晶近日,
2023-07-10 14:55
原标题:《超能一家人》北京举行见面会(引题) 艾伦感谢导演让他回归
2023-07-10 15:04
原标题:以高考为背景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在央视一套热播(引题)
2023-07-10 15:01
原标题:讲解员用激光笔照射古画,四川博物院致歉暑期来到,博物馆、美
2023-07-10 14:54
原标题:神秘反派浮出水面命运宿敌强势袭来(引题) 《碟中谍7》14日
2023-07-10 13:54
原标题:原创音乐剧《南墙计划》上演,传统曲艺和现代音乐撞出新曲风(
2023-07-10 13:52
原标题:首家中轴线主题邮局亮相宏恩观北京日报记者代丽丽李洋首家北京
2023-07-10 14:01
原标题:天津美院美术馆:启动“典藏精品”展览天津日报讯(记者翟志鹏
2023-07-10 13:59
原标题:首家大运河考古与研学基地落户沧州北京日报讯(记者韩梅)日前
2023-07-10 14:00
原标题:肯尼亚高等法院律师乔伊·卡通格:(引题) 我喜欢文化在事物
2023-07-10 11:55
原标题:儿童剧《大运河漂流记》登台世纪坛(引题) 历险故事融入传统
2023-07-10 12:01
原标题:新时代国剧路在何方(主题)坚持精品引领提倡多样发展(副题)
2023-07-10 12:06
原标题:今年首部海外音乐剧登台北京,2001年首演版男女主演重聚(引题
2023-07-10 11:59
原标题:华夏未来夏令营开营天津日报讯(记者张帆摄影姚文生)日前,“
2023-07-10 12:04
原标题:舞台版国内首演4小时酣畅淋漓(引题) 完整三联剧里饱赏普契
2023-07-10 10:07
原标题:“两岸学者面对面”共议闽南文化据新华社厦门7月9日电(记者付
2023-07-10 09:57
原标题:中国美术学院走进贵州从江县岜扒小学开展美育帮扶(引题) 让
2023-07-10 09:57
原标题:舞台剧《贼想得到你》上演天津日报讯(记者翟志鹏摄影姚文生)
2023-07-10 10:02
原标题:解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基因密码(引题) 文博类综艺暑期集中亮
2023-07-10 10:03
原标题:文化演出市场火热中国原创精彩纷呈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进
2023-07-10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