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会上释放出来的重要信息真不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团组,频频谈及民生话题。比如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他明确说,家政行业是朝阳行业,他还表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也释放出不少与大家的生活以及就业密切相关的消息,未来哪些行业会有“钱景”?哪些专业更有“钱途”?下面这些信息可供参考。
△图/视觉中国
01 丨 农业类专业
8日上午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谈到乡村振兴,习近平强调,将来要引进职业农民,让大学生甚至是海归人才主动回乡务农,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农业部长韩长赋在7日的记者会上也说,要让农业不仅有干头,还要有说头、有看头、有赚头。今后随着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农民将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前景看好,农业需要专业人才。
02 丨 IT、通信工程、动力工程、汽车工程以及材料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
工信部部长苗圩5日在部长通道谈及新能源汽车话题时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一条必由之路。而他在接受央视新闻新媒体《部长之声》采访时还透露,我国已经着手研究6G。
信息产业、移动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对人才也有需求。
03 丨环境类专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雾霾治理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环境治理,任重道远,相关行业也会随之发展。
04 丨 人工智能、工业设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四次提及“智能”,并特别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
科技部部长万钢10日表示,人工智能项目指南和细则马上就要发布。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前景可观,而且人工智能还会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机会多多。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9日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业要强起来不仅要靠创新和质量,还要靠设计,大力发展中国设计产业、全面提升中国设计水平,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
05 丨 国际贸易相关专业
商务部部长钟山11日就经贸问题规划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前,进一步巩固经贸大国地位,推进经贸强国的进程。2035年前,基本建成经贸强国。2050年前,全面建成经贸强国。
而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改革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外贸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06 丨 经济、金融类相关专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债券、期货市场发展;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
央行副行长易纲9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我国将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股市、债市的开放,中国居民将来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产,配置组合投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则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未来五年资本市场迎来绝佳发展机会。
07 丨 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环境类专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开工580万套。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6日称,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未来五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和重大计划,明确实施步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未来仍有不少机会。
08 丨 教育类相关专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3日在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时表示,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为教师压担子、指路子、提点子、给位子、发票子。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10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短板,未来应就扩资源、增普惠、强监管、提质量方面重点发力。真正把有爱心、懂教育的教师吸引到学前教育的队伍里来,要关心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以及师德等问题。
09 丨 医学类相关专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改善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卫计委主任李斌9日表示,将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并改革基层的人才职称评定办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10日在记者会上也呼吁,一定要想办法让医疗行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把中华民族的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一流人才。
10 丨 新闻传播等专业
对于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认为,根据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文化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
上一篇:大学生买房打8折 武汉为“留人”下血本
下一篇:京津冀未来一周将出现大范围重污染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