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英雄的名字不断涌现:完成“史诗级”迫降奇迹的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冒着生命危险制止肇事车辆的郭仕华、危急时刻挽救幼童生命的刘杨明,他们皆受到社会各界热烈点赞。与此同时,人们注意到,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退役军人。这是一种简单的巧合吗?
人民军队是一支英雄辈出的军队。那从峥嵘岁月列队走来的英雄方阵,如璀璨明星一样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天空,也为人民军队积淀起一部厚重的英雄文化史。他们让英雄品格成为人民军队强军文化的鲜明特征,让英雄主义的文化基因深深印刻在一代代革命军人的人格世界。这种人格一旦定型,一辈子都难以磨灭。刘传健、郭仕华、刘杨明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浸染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今天的壮举,也充分说明英雄文化铸就的英雄人格,在官兵的生命里有着何等深刻的影响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人民军队的英雄文化,有着鲜明的人民性。这是由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翻开人民军队的英雄文化史册,可以看到,无论何时何处,特别是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英雄的人民子弟兵总是把“人民”二字高高托起,爆发出非同寻常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在战场上让对手心惊胆寒,在和平年代让人们由衷敬仰。
高尔基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人民军队的英雄文化凝结官兵共同的信仰信念、目标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人的培育塑造是整体的全面的,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也将是旷日持久的。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新时代里,相信其将持续点燃革命军人的英雄血性,不断催生出在关键时候支撑命运、推动进步、成就事业的脊梁。
——编者
近期,有三位英雄在网上彻底火了!真实记录他们英雄壮举的短视频、事迹采访和照片等传遍了微信群和朋友圈。在各网站、微博、论坛、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网民们莫不讨论热烈,交口称赞!
5月13日,成都街头一肇事人员驾车横冲直撞,接连造成3人受伤,3车受损,给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恰巧路过的退役军人郭仕华,见此情景,奋不顾身追上肇事车辆,三次试图拉开车门,努力阻止伤害扩大,最后协同警务人员把肇事司机抓获。
5月14日,川航3U8633飞机在大约9800米的高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在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驾驶室仪表盘等设备大多失灵、机组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的危急关头,退役军人、机长刘传健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超强的意志品质,牢牢掌握操纵杆,最后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使所有乘客平安落地,完成了一次被人们称作可载入航空史的“史诗级”迫降。
5月14日下午15时许,山东潍坊昌乐齐城国际小区一名2岁半男孩从五楼坠落,退役军人刘杨明眼疾手快,站在二楼置物台上将孩子一把拽住,避免了一场悲剧。从网友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楼外置物台仅有50公分左右宽,刘杨明在施救时险而又险,围观的小区居民都捏了一把汗。
人们在赞赏之余,赫然发现,三位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的英雄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都当过兵,都是响当当的退役军人。
其实人们不难发现,长时间以来,我国退役军人群体的舍己救人现象非常普遍。这绝不仅仅是一种巧合那么简单,偶然中蕴含着必然。只要在网上稍微搜索一下,就会发现,退役老兵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简直俯拾皆是、不胜枚举。用老兵自己的话说,“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士兵,即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军旅生涯里,我们没有因为挫折而后退。走出部队,我们仍将继续传承部队优良传统,保持军人本色!”
有网友留言:当过兵的人,从没让我们失望过!他们救人,可能就是出于本能!
从抗洪抢险到抗震救灾,从“最美睡姿”“最美站姿”到“最美逆行”……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无论是现役还是退役,中国军人总是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以最果决的姿态出现在最恰当的位置,让党和国家放心、让老百姓安心!
人们不禁要问,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才能够孕育出如此之多的英雄?是什么军队让无论身在其中还是曾经生活在其中的平凡人,拥有了浸透在灵魂中的血性和融化在骨子里的担当?
答案只有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从古到今,军队有军魂,军人才有灵魂。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建立之初,就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在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将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并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在我军的历史上,“为人民服务”,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张思德、雷锋、王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名字,书写的是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这样的文化传承和感召下,加入这支军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自觉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
当兵就意味着牺牲奉献、责任担当,脱下了军装,职责还在,一样会为了人民舍生忘死。“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是信仰的力量,是历史的传承,是实践的锤炼,更是一次次艰险考验的升华。
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实际上,铁打的营盘才能造就“铁打”的兵。中国军人在一代代前辈积淀的传统精神熏陶下,经过部队这所大学校的艰苦磨练,已经铸就了永远无法抹去的精神和气质。军装在身,他们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值得依赖的硬骨男儿。平时,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沧海横流时方显英雄本色。
血性是军人的本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始终在中国军人血管中流淌;舍己为人的优良品德,始终是中国军人的责任担当。军营平时的高标准、严要求,造就了军人冷静的头脑、果敢的精神、强健的体魄、全面的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始终能够挺身而出,不负重托!
看似偶然的退役军人群体救人现象,实际上是人民军队的铁血传承,是军营生活日积月累的熏陶,是长期从难从严训练成果的展现,是新时代革命军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直接体现!如今,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退役军人回归社会,这种军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已经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
这种现象是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足,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重塑!我们为一个又一个英勇救人的退役老兵点赞,为孕育这种精神的伟大时代喝彩!
(图片合成:孙 鑫)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