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斌 张昊
天气阴冷,风裹冰雨打在身上冻得人瑟瑟发抖。湖北荆州陆逊湖面上,仍有一些渔民在辛勤劳作。一个刚捞上一网袋虾子的渔民走上前说道:“虽然错过了今年虾蟹上市的最好季节,但黑恶势力被铲除了,治安环境好了,我们可以安心经营了,将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是《法制日报》记者近日来到荆州公安县采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时经历的一幕。
铲除黑恶势力,群众拍手称快。类似的一幕,正在全国各地上演。
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侦破、起诉、审判了一大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并深挖彻查背后“保护伞”,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推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增进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扫黑风暴
陆逊湖渔民口中的黑恶势力,就是以陈某为首的涉黑团伙。这一团伙为低价承包陆逊湖经营权,采取暴力手段阻挠渔民投放鱼苗、殴打巡湖工人、私自捕捞水产品变卖等,导致承包户长期无法正常经营。此外,陈某还组织、蛊惑群众上访,成立非法自治组织等形式,架空、挑战基层政权。今年7月,公安机关将此涉黑团伙一网打尽。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黑恶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严重侵蚀基层政权、危及党的执政基础。
湖北首例“非法房产中介”涉黑案,不法分子成立房产中介公司骗取租金、截留房租,遇到纠纷聚众殴打他人;山东东营打掉一个以物业公司为掩饰的涉黑组织,不法分子打着物业公司旗号,非法强行收取商贩物业费、卫生费;河南郑州查处“地下出警队”,不法分子以“执法队”名义对外“揽活”,以暴力手段插手民间纠纷……
从打击曝光的一起起黑恶犯罪案件看,黑恶犯罪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法分子为非作歹,基层群众胆战心惊、深受其害,不少案例触目惊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黑恶之手逐渐伸向金融领域,打着金融贷款的幌子非法放贷、暴力催贷,多发的“套路贷”“校园贷”严重危害在校学生、
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一些家庭因此陷入绝境,自杀的案例也发生了多起。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
从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到每隔2至3个月召开一次全国扫黑办主任会议,从10个中央督导组进驻地方到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召开,从中央政法机关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下发通知到地方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责任……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一场席卷全国的扫黑风暴强势来袭。
从设立全国扫黑除恶举报网站、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到中央督导组入驻地方后建立举报平台,从各地通过手机短信、平安大喇叭、宣传标语等各种方式开展宣传到组织人员深入企业、社区等摸排走访,从群众举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到落实举报人奖励和保护制度……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黑除恶人民战争已经打响。
重拳出击
调集1500多名警力,长途奔袭、闪电出击,一举端掉一个特大涉黑犯罪组织;集中宣判黑恶势力犯罪案件,130多人获刑,形成强大震慑……近一年来,各地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打开路、重拳出击,对黑恶势力迅速形成围剿扫荡之势。
一些黑恶犯罪团伙长期盘踞一方,关系错综复杂,背后还可能有“保护伞”,查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分别采取挂牌督办或联合挂牌督办的形式,各地政法机关采取挂牌督办、异地用警、异地审理等措施,切实排除干扰和阻力,全力推进案件办理。湖北警方历时一年多,异地用警,将盘踞于荆门城区10多年的郭某涉黑犯罪团伙及其“保护伞”连根拔起。
背负两条人命的广州吴祝游等20人涉黑案,主犯吴祝游终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全国首例危害长江流域环资涉黑案,两头目分别获刑20年……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一大批黑恶犯罪分子得到法律的严惩。
据了解,不少地方涉黑案件的重刑率超过30%甚至40%,远高于普通刑事案件的重刑率。
有“黑”往往就有“伞”。各地将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同步侦办,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针对少数政法干警充当“保护伞”的问题,政法机关敢于刀刃向内,坚决将害群之马清除出去。
山西公开曝光90多名公职人员为黑恶势力头目“小四毛”充当“保护伞”;“盗墓黑帮”保护伞、闻喜县公安局原副局长金勇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河北衡水打掉以马立辉为首的涉黑团伙,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23人,22人受党纪政务处分,5人被移送审查起诉。
湖北省公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中队长陈晓佳告诉记者,在侦办陈某涉黑案时,公安机关也发现了“保护伞”线索,并将线索移交给纪委监察部门。目前,纪委监察部门已介入查办。
与此同时,各地将打黑帮与查黑财结合起来,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防止其死灰复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警方共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涉恶犯罪涉案资产价值超17亿元。
依法办案
时间跨度长、涉案人员多、案情复杂,是涉黑涉恶案件的普遍特征。
为确保办案质量,两高两部出台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山东、福建、江西等地制定出台办理恶势力犯罪案件指导意见、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证据指引等,进一步明确政策法律界限,统一执法思想,坚持严格依法办案。
公安机关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切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严禁刑讯逼供,防止冤假错案。在侦办李鲲鹏“天鹏商会”涉黑案中,山东济南公安机关对分布全省17个地市的660多名“套路贷”受害者一一取证。
对于重大、复杂涉黑恶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及时派员提前介入,引导、监督侦查取证,解决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收集固定等问题,并紧盯涉黑涉恶犯罪案侦查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依法监督纠正。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检察院在提前介入两起重大涉黑案件时,审查案卷40多册、视听资料100多份,有针对性提出侦查工作建议90多条。
各地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及其“保护伞”,依法严惩;对初犯、偶犯、未成年犯、犯罪情节较轻的涉案人员以及配合司法机关查办案件、提供线索并起到协助侦破案件作用的一般参与者,依法从轻、减轻处罚。
积极落实两高两部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对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截至12月5日,仅山东就有1300多名黑恶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综合治理
有黑打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
各地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针对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赌博违法犯罪形势严峻这一情况,中央政法委联合相关部门印发集中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的通知,各地将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作为重点打击对象,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治。
一些地方推行“一案一整改”,在打掉黑恶势力的同时,同步派出工作组,加强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对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深化行业日常监管,进一步健全行业管理漏洞通报整改等制度,完善落实市场准入、规范管理、重点监控等日常性工作机制。
街头打架斗殴的少了;村里再也没有聚众赌博行为了……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各地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广东、山东、贵州等地刑事案件数大幅下降,群众纷纷点赞。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扫尽黑恶势力决不收兵。
“扫”出清风正气,“扫”出朗朗乾坤,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