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如何 维护“被遗忘权”
张田勘
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一位青年长江学者、社会学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而且,在过去几年里,这位教授的100多篇论文都陆续在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被删除,包括其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被删除了。
这在中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在欧美国家人们有被遗忘权,而在中国,好像开启了一个文章,包括论文和作者都有被遗忘权的新时代。
撤掉论文是这位教授自己向发表文章的期刊提出的,理由是,以前“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但是,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最终,不知什么原因和如何操作的,这位教授的100多篇文章还是从知网等学术网站的数据库消失了。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文章的被遗忘权的实现通常是,由于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存在不实,不可重复,或者有种种学术不端,如抄袭等,才会被相关期刊和网站撤销,而且国际上也有专门的网站报道被撤销的文章,如撤稿观察网(Retraction Watch)。一旦文章被期刊编辑部撤稿,意味着学术不端,或至少是研究结果或文章内容存在严重不实。
对于这位教授的文章,也有分析表明,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这也意味着,自己要求撤销文章,是因为担心调查暴露真相。当然,是否为学术不端,需要相关调查才能认定,目前尚无正式调查,无法定论。
需要探讨的是,一个人发表文章后是否有主动要求撤稿并实现的可能,这个权利当然属于被遗忘权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国内并没有这样的法律,甚至行政规定,因此无法可依。
2014年5月,欧盟28个国家已实施了被遗忘权。一位西班牙男子起诉谷歌称,在该公司的搜索引擎中搜索自己的名字时,有一个链接指向了1998年刊登于西班牙《先锋报》上的一篇文章,文章报道了他的住房被收回的情况。但是,他的债务问题早已解决,与他现在的生活无关,而在搜索结果中仍然出现了这一信息,对自己的名誉造成了损害。该男子不希望人们知道自己过去的情况,欧洲法院也支持该男子的主张,要求谷歌删除相关搜索结果。理由是,人的隐私权大于公众的兴趣,网站应删除“不适当、不相关或不再相关或超出其处理目的,以及已经过时的”数据。
同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通过了“橡皮擦”法律,已于2015年生效,要求科技公司应用户要求删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这项法律当然主要是保护未成年人,避免未成年人因年少无知的种种行为被记录在网上,从而在未来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和麻烦。
对于欧美的被遗忘权,国内一些法律人士认为,在中国无法可依,而且没有事实依据来支撑立法。但是,即便不考虑欧盟和美国的立法依据和做法,上述教授在相关网站成功地让自己的文章包括本人被遗忘已经说明,没有法律依据并不意味着做不成事,这似乎属于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的范畴。
不过,拥有被遗忘权可能容易,但是要想真的被遗忘则很困难,尤其是想要让人遗忘那种不便言说的尴尬和可能涉嫌的学术和行为不端。因为,信息时代更容易体现和证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即便网站删除了文章,还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被人们看到和搜索到。一是网页的缓存版本依然还有该文章,还会存活在搜索引擎中,直到引擎的网络爬虫再度访问那个页面,更新缓存内容。
此外,除了删除文章的网站,还有大量的各类网站和各类搜索引擎在不断获取各个网站的内容和数据,也会保存每位作者的文章和其他信息。并且,由于分享、拷贝和贮存,一个人的文章也可能存在于更多的博客、网站和个人的硬盘中。同时,由于点对点网络和暗网的存在,这些文章和个人信息同样会被保存和传播。
被遗忘权可以有,但真正、彻底的遗忘几乎不可能发生。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文章和论文其实是很难被全部删除的,除非断网或网络消失。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