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来在整理字模。
28岁杭州小伙隐居衢州山中
一刀一刀刻下整本《康熙字典》
7月22日中午,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的气温已达36℃,一栋青砖黛瓦的仿古四合院在群山里显得异常幽静,一位年轻人坐在院子里的池塘边。他在做什么?你可能想不到,这是一份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活计——活字印刷。
这个年轻人叫叶永来,28岁,杭州人。他一丝不苟地在棠梨木字模上刻着宋体字,“我没其它爱好,就爱国学和书法,不喜欢喧嚣的都市,只有书法和雕刻让我快乐。”叶永来说。
叶永来在这里做仿古活字印刷已经3个多月了,他的目标是刻完所有的汉字,做一套完整的木活字印刷工具。
除了吃饭睡觉
就是写字刻字搞活字印刷
这栋仿古四合院面积大约有500平方米左右,叶永来的工作间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在这里,叶永来每一天的生活重复单调——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在写字、刻字和试着用活字印刷一些小样。
他将工作地点放在户外的池塘边。“吹着自然风,看着池塘里游动的鱼儿,没有人打扰,沉浸在这样的工作中是我喜欢的状态。”
叶永来有一部《康熙字典》,字典里有47035个字,他就按照字典,把字逐一刻在木质字模上。字模用的木头是棠梨木,“和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的底板大致相当,字模最好用梓木,但现在梓木比较难找,棠梨木也是上品。我按照字典的排列方式将这些字模排列好,以后要用的时候方便找。”叶永来说,目前有统计的汉字一共有7万个左右,他的目标就是将所有的汉字都做成活字印刷的字模。
活字印刷底板制作的第一步是在棠梨木的字模上写字。棠梨木被切割成一个个小字模,叶永来对着镜子在上面写下宋体字。“我写的字都是反的,这样印出来就是正的。”
他每天要对着字典大约写1000个字,有很多生僻字他都不认识。“刻一个学一个,争取在活字印刷模板完工后把所有的汉字都学会。”
在字模上写好字后,下一步就是用刻刀在字模上刻出阳文,叶永来每天要刻一百多个字。“一刀一刀,力度深浅都不一样,对我来说,刻刀发出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
每天下午,叶永来还要和朋友一起试着用古法来做活字印刷:将雕刻好的字模按照文章有序排列,再把墨水用水稀释,把调好的墨汁均匀地刷在底板上,然后铺上宣纸。叶永来用刷子在纸上来回刷着,一张类似于古体书的印纸就完成了。
“这就是宋元年间流行的木活字印刷术,我完全按照古法在操作。”叶永来说。
叶永来制作的活字印刷小样。
从小学习传统文化
只喜欢美术和书法
叶永来出生在杭州建德的一个古村里。“村子里有很多老屋,我就出生在一座清朝初年建的老房子里。”
叶永来的爷爷做过私塾先生,他从小由爷爷带大,别的孩子学拼音字母的时候,他学的是《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别的孩子拿铅笔,他拿的是毛笔。不仅如此,爷爷还要求他守礼法。“比如,吃不言睡不语,比如节日的礼数,都要求我严格执行,否则就会挨打。”
从小到大,叶永来都是村里书法最好的一个,但也是喜欢独处的一个。“我感觉和他们都玩不来,他们喜欢玩动漫追星,而我只喜欢美术和书法。”
2011年,他被西南大学美术专业录取,主攻书法和版画。在大学里,叶永来依旧喜欢独处,“我朋友不多,他们都觉得我怪怪的,我也试着去改变,但尝试下来并不快乐,所以就坚持自己了。”
成绩优秀的叶永来本有机会留在重庆,但他还是选择回浙江。“打小爷爷就叫我不要忘记故乡,在外面感觉没有在家乡好,所以我选择回家。”
叶永来换过很多单位,但始终不能适应。后来经人介绍,叶永来认识了衢州的一位朋友,愿意给他提供场地并给予生活补贴,帮助他实现愿望。
“不把木活字印刷弄好我是不会走的,我要像纪晓岚编《四库全书》那样专注地做这个事情。”
想找个“可以写入家谱”的妻子
结婚时要种一棵万年青
叶永来只谈过一次恋爱。“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是女孩子来找我,我不善交际,也不会主动,她找我可能是欣赏我的书法和版画吧。”
女孩是重庆人,毕业时要求叶永来留在重庆,但叶永来还是选择了回乡。“舍不得那个善良的女孩,但我更眷念家乡。”
叶永来说他想找个终身伴侣。他的要求不高,“能理解我做活字印刷就行。”
叶永来说,他找妻子就要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和我结婚的女孩是要写入我家家谱的,结婚的那天我也会种一棵万年青的,这个仪式肯定是不能免的。”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问他:“你做这个,并没有工资收入,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叶永来说自己很感谢资助他生活费的朋友,没有工资不要紧,自己喜欢就行。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