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年10月,党的会议召开,会议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从以上政策表述可以看出,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除了因为退休年龄偏低外,日渐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给养老金体系带来巨大挑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近期关于“延迟退休”的舆论中,不少网友注意到,根据当前人口结构以及退休制度,上世纪60年代的出生人口已从2022年开始步入老年期,成为退休的主力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人口高达2.39亿人,而70年代则达到了近2.17亿。这4.56亿人口将在2022-2035年前后步入老年期。有媒体对此称,“中国最大‘退休潮’将至”。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日前指出,在这波“退休潮”中,每年都会有超过2000万人退休;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新增的潜在劳动力供给大概为1700万-1800万。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都会减少300-500万劳动年龄人口。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压力给到劳动年龄人口群体。国家卫生健康委曾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也意味着今后劳动年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
退休后的一身轻松,让我们倍感舒畅,想着好好享受这段美好的余生日子。
然而,有的人却把退休后的生活,过得一地鸡毛,杂事缠身,身心疲惫;也有人把退休后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精彩好看。
有人说,那些退休后过得舒心的都是因为退休金高,没有负担和烦心事。其实,一生一世,谁的日子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幸福快乐的人大多相似,而感觉不舒心的人却各有心酸罢了。
余生不长且珍贵,我们该如何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呢?我觉得,我们退休之后,用以下这几种方式富养自己,余生必能过得欢喜又安逸。
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健身又开心
对于我们退休人员来说,头等大事就是锻炼身体,健康地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我们打开退休岁月的正确方式。很多人,退休后都会去广场舞或者公园里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有人加入广场舞队伍,有人积极主动跟自己喜欢的师傅学练太极拳,还有人每天给自己安排一定运动量,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我们选择运动方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自身的体质,有些高体能高强度的运动,虽然看着很帅气,也很让人崇拜,但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些人是长期坚持运动的积累才能有不错的成绩。我们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急于求成,那样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后,还要学会“群处守嘴”的原则,毕竟大家来自不同的环境,脾气秉性不可能只是你看到的样子,说话或者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多看多听多思,既不要被别人伤害,也不要口无遮拦的肆意混说,做好自己,在一起锻炼身体,其他的家长里短的是是非非不要掺和。要让锻炼的成效是健康开心,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培养兴趣爱好让精神丰盈,满足又安逸
汪曾祺曾说:“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活出自己的价值。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活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人生在世,我们的内心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论是画画,写字,还是养花种草,做饭整理房间,只要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去就是我们余生里的精神支柱。
写作班的女贞老师,退休十年,坚持学习写作,如今带班4年,还一边帮助女儿带娃,一边坚持日更3000字,还要每月带50名学生。每天在忙碌中彰显不老的岁月,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在写作群里分享写作小技巧,写作心得。从她的文字里,我感受到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感悟到她的生命的旺盛与坚韧。
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里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愉悦的,心态是平和的,心境是安宁的,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满足,也能够体悟到生命的安逸。余生有所爱好,时光静好,岁月温柔,光阴温暖,身心皆安。
有能力时帮扶子女一把,快乐又享受
前两天看到一群退休阿姨的照片,她们穿着漂亮的服饰,在花丛中拍照各种美照,感慨她们的退休生活美如画。但却被照片里的一段话击倒了,她们说:我们要过自己的退休生活,子女的孩子我们不管,我们是奶奶,娃让姥姥带,我们只负责美貌如花。
看到她们美丽的倩影,从心里非常羡慕她们的生活,但我不同意她们对子女的娃让姥姥带,她们只负责美貌如花的观点不支持。虽然给子女带娃不是义务,但我认为作为过来人的我们,退休后能够伸手帮扶一把子女,还是在能力范围内帮帮得好,既让自己享受到带娃的乐趣,也又能够促进与子女的亲情,更让我们真正享受到人间的天伦之乐。
我觉得,不论是做姥姥的还是做奶奶的,不要觉得自己带娃是件不开心的事情。对于独生子女的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如果双方老人交替着帮扶子女,既能减少子女的压力,又能享受到退休后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为啥要因为带娃的事情跟子女折腾得谁都不开心,其实,带娃不影响我们过好快乐地退休生活。
在帮子女带娃的过程中,尊重子女,平等对待,不要越俎代庖,把握好帮扶的分寸界限感,儿女才会感激你,也会在未来我们晚年的时候回馈到我们身上。
简单生活出仪式感的日子,美好又深情
退休后的日子虽然简单,但我们要学会把简单的日子过成诗与远方的诗意余生,把生活过得有仪式感,让日子过得今天比昨天快乐就是我们的本事。
有人觉得退休了,三餐不必那么麻烦,也不必整天大鱼大肉,想吃就胡乱整点就好,不想做了就下楼去饭店买点就好了,那么讲究的日子多麻烦啊?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麻烦的事情,当你把生活里麻烦的琐碎当成一种乐趣的时候,你在厨房里的那几个小时就是在精心制作一件美好的作品,你在收拾房间的时候,你就会感觉自己在践行美好,在麻烦里寻求快乐,在琐碎里感受愉悦,那么余生的日子不仅美好,而且越过越感觉日子很深情。
结语:
经济学家林采宜说:落月随风,都以为是丧失的季节,殊不知,生命在超脱之后,已经是一种形式的存在转换成另一种。
有人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不开始。我们退休后的富养自己,不是让自己无事可做,而是遵循内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论是锻炼方式,还是兴趣爱好,以及帮扶子女,我们都要将余生的日子过得有仪式感,让自己的余生过得舒心舒畅,才能够真正享受到退休后的美好生活。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您们的退休精彩生活。
一、注意退休年龄,如果档案跟身份证出生年月不一致的,以档案年龄为准
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男性60岁退休,女性干部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55岁退休,女性工人50岁退休,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性别和身份等等来办理退休,举个例子,如果你是1963年5月份出生的男性,且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了15年以上,那么就在今年5月份办理退休就可以,一般来说,6月份就可以领取到养老金了。
但是,如果你达到退休年龄,并没有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那么就需要延迟退休;又或者你的身份证上的年龄,显示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了,但是你档案上的年龄并没有达到,那么根据规定, 社保部门会依据你的档案上的年龄来办理退休,也就是说你也需要推迟办理退休了。
二、注意缴费年限确认,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需要提供档案等材料
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的,其中部分人还额外拥有过渡性养老金,这里指的的是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那么他的养老金待遇相对也会更高一些。
而确认视同缴费年限,则需要提供档案、社保部门会查看档案中的工资单、报到证等材料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就可以认定缴费年限,核算养老金待遇了。
由于职工养老保险是在1992年开始实施,一些地方可能晚一点,比如到1995年或者1996年等等,如果你是在此以前参加工作的,那么就需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
三、注意同时办理医保退休,缴费年限不足的,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
办理退休时,需要注意同时去办理养老退休和医保退休,当然,医保缴费年限要求更长一些,比如说需要25年或者30年,如果你医保缴费年限只有20年,还差10年,也可以在退休时选择一次性补缴,假设每年医保缴费3000元,补缴10年,就需要花费3万元左右。
医保一次性补缴后,也是可以办理医保退休,享受终身医保待遇,不用像居民医保,每年还需要缴费。
四、注意领取其他待遇,比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等
部分退休人员在办理退休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待遇的领取,比如说独生子女父母,劳模等等,以独生子女父母为例,不少地方会在退休时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说一次性几千元的奖励,还有的地方,比如四川、重庆、云南等地,还可以多加发一定比例的养老金。
比如你的养老金为5000元,当地可以加发5%的养老金,那么退休时就可以多计发250元,每个月的养老金就可以达到5250元。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石峁遗址考古发掘持续开展中“华夏第一门”已面向游客开放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国家文物局将在湖北武汉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
2023-04-15 10:35
原标题:2023北京书市开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伟伟摄4月14日,2023北京书市开幕,书市以朝阳公园为主展场,北京市“16+1”区、北京图书大厦
2023-04-15 10:56
原标题:《深海危机》15日上映(引题)黄建新:真正反恐片在中国电影中较少见(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4月15日,中国首部海上反恐题材影
2023-04-14 16:56
原标题:电视剧《无间》《薄冰》荧屏热播(引题)谍战“风起”,成色几何?(主题)天津日报记者张帆近日,电视剧《无间》《薄冰》荧屏热播,
2023-04-14 16:41
原标题:梅花大奖得主裴艳玲津门会知音畅聊难忘天津情缘(图)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摄影姚文生)昨日,梅花大奖得主裴艳玲见面会在津举行。
2023-04-14 16:34
原标题:“这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份‘作业’”(主题)——十卷本《王水照文集》在沪出版(副题)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这部《文集》是我这辈
2023-04-14 15:33
原标题:2023北京书市今天开幕!参展书品种创历年最高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路艳霞程功4月14日,展期11天的2023北京书市开幕,书市以朝阳公园为主
2023-04-14 14:34
原标题:两代刑警追溯十三年悬案(主题)陈建斌、陈晓合演《尘封十三载》双线纠缠打造新悬疑效果(副题)北京晚报记者邱伟由陈建斌、陈晓主演
2023-04-14 14:33
原标题:《超能一家人》延续开心麻花喜剧风北京晚报讯(记者袁云儿)“老实人”艾伦大战“大反派”沈腾,开心麻花奇幻喜剧电影《超能一家人》7
2023-04-14 14:38
原标题: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在泸州颁奖光明日报记者刘江伟光明日报泸州4月13日电(记者刘江伟)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13日在四川泸州举行
2023-04-14 14:54
原标题:《青春之城》聚焦大湾区创业故事北京晚报讯(记者李夏至)回首歌颂拼搏者,聚焦大湾区创业故事,描绘大湾区奋斗者“创业图鉴”的电视
2023-04-14 14:38
原标题:北京丰台将书展开到社区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通讯员鲍丰鑫新书签售、阅读沙龙、名家讲堂 芳菲四月,书香正浓,4月14日至4月
2023-04-14 11:54
原标题:当AI开始歌唱,人类的歌声还能否被听到?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王诗尧)“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呼吸都由AI演唱。”AI唱歌虽然已经不是
2023-04-14 09:42
原标题:文化和旅游部拟对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设置保护条款文化和旅游部4月13日发布公告,就《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
2023-04-14 09:49
原标题:同一APP换个端口收听得重新交费会员收听一些专辑还得再充值(引题)视听类App能否“只收一次费”?(主题)法治日报记者文丽娟用手机
2023-04-14 09:45
原标题:青色,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色彩密码包岩青色,是春天的颜色。无论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还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2023-04-14 08:41
原标题:青年电影人将镜头对准人间烟火(主题)带着大银幕上的中国故事“扬帆远航”(副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万里归途》《刺杀小说
2023-04-14 08:36
原标题:类型拓展表达创新(引题)海上反恐题材影片《深海危机》在京首映(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徐嘉伟)海上反恐题材影片《深海危机
2023-04-14 08:35
原标题:《无间》最大的看点是演员(主题)首次当导演的奇道对“实力派”赞不绝口(副题)北京晚报记者邱伟由靳东、王丽坤、张志坚、王志文主
2023-04-13 22:37
原标题:第十四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香港赛区征文正式启动第十四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香港赛区征文11日正式启动。即日起,香港大中小学生及35岁以
2023-04-13 15:54
原标题:海派皮影戏亮相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展演(引题) 《花木兰》捧起“紫金杯”(主题)新民晚报讯(记者赵玥)4月2日至4月12日,首届全国
2023-04-13 15:53
原标题:现代京剧《东方大港》展现中国创新故事北京晚报讯(记者韩轩)伴随着舒缓的回忆曲,舞台纱幕上播放的泛黄的青岛港老照片,昨晚,青岛
2023-04-13 15:49
原标题:舞剧《歌唱祖国》再现经典诞生历程北京晚报讯(记者韩轩)4月16、17日,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现实题材舞剧作品《歌唱祖国》在国
2023-04-13 15:45
原标题:为何靳东演不好这部谍战剧◆孙佳音由靳东、王丽坤、张志坚、王志文等主演的谍战剧《无间》正在热播。开播伊始,就有网友吐槽剧情杂乱
2023-04-13 15:55
原标题: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举办(引题) 崇尚经典内化出新(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赖睿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是具有代表
2023-04-1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