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新动态:《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蜾蠃

时间:2022-06-14 09:35:09    来源:科普中国网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诗经·小雅·小宛》

古人在野外辛苦劳作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进行自然观察了,不过古人的很多记录,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因为科学不发达,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古人往往寄希望于神助或者天助,导致古代迷信盛行。人类在“观察”的基础上,加上迷信的思想,在古代产生了很多“化生”的说法。比如,我们曾在“《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萤火虫”一文中提到“腐草化萤”之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说法也一样。古人看见蜾蠃将螟蛉之子带回自己的巢中,就认为蜾蠃有雄无雌,不会繁育后代,所以就把螟蛉之子带回家抚养。因此,很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义子称作“螟蛉子”。《诗经·小雅·小宛》借蜾蠃不辞辛劳地养育别人的孩子,象征那些勤于修德者,言王若不勤政以固位,必将有勤于修德者取而代之。西汉扬雄的《法言》中记述:“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意思是说蜾蠃把螟蛉之子带回家后,对其念叨“像我,像我”,慢慢地螟蛉就变成蜾蠃了。此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三国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宋代陆佃的《埤雅》、元代朱公迁的《诗经疏义》等书籍中都延续了类似的记载。

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陶弘景对此事产生了怀疑。经过多次细心的观察,他终于发现,蜾蠃抓来螟蛉并不是要把它们变成蜾蠃,而是给自己的孩子准备“粮食”。蜾蠃在巢里产卵后,就去抓螟蛉放入巢中,幼虫孵化后就会有足够的食物可吃。蜾蠃不但有雌性,而且还有自己的后代。这件事被他记录在自己的着作《名医别录》中。经过观察,他还发现蜾蠃有很多种类,所筑的巢也有所不同。明代皇甫汸的《解颐新语》中记载,蜾蠃巢中的螟蛉并没有死,只是不能活动而已。至此,螟蛉和蜾蠃的关系基本上算是搞清楚了。现在科学的解释是:蜾蠃捕捉螟蛉以后,用毒针将毒液注入螟蛉体内,将其麻醉后放入巢中,螟蛉既没有死也无法逃脱,蜾蠃幼虫孵化以后就可以吃到鲜活的食物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类的语言和文字发展是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过程。语言中的词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其中,两物相似赐以同一之名的方法,是古人命名造词的重要手段。古人对一个新事物命名的时候,往往会看它跟哪个已命名的事物有相似之处,从而为新事物起一个与旧事物相类似的名字。

昆虫“蜾蠃”的得名就是源自于一种被称为“果臝”的植物。果臝又名栝楼、瓜蒌、吊瓜,是一种攀援藤本植物,它的果实为椭圆形,通过一个短柄倒挂在藤蔓上。王国维在《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中记载:“果臝、果蠃者,圆而下垂之意,即《易·杂卦传》之‘果蓏’。凡在树之果与在地之蓏,其实无不圆而垂者,故物之圆而下垂者皆以果蓏名之……蜂之细腰者,其腹亦下垂如果蓏,故谓之果蠃矣。”因为蜾蠃的“腰”非常细,甚至有“欲断之势”,相比之下,它的腹部则显得更加粗圆,很像个吊着的小葫芦,正应了王国维那句“其腹亦下垂如果蓏”之形。所以“蜾蠃”源自于“果臝”,是取了蜾蠃的腹部与果臝的果实形状的相似之处。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是这样描述它的:“蜾蠃的肚子鼓鼓的,如同葫芦一样,却一点儿不妨碍它自由自在地飞行。”

其实,蜾蠃是蜂的一个类群,又名蒲卢、土蜂、蠮螉、细腰蜂,属于膜翅目、胡蜂总科、蜾蠃蜂科。蜾蠃在全世界都有分布,热带较多。蜾蠃一般体长约为1.5厘米,身体是黑色的,并有一些黄色的条纹。其腹部第一节多为柄状,第一节和第二节间常有缢缩。

胡蜂总科包含12个科,其中8个科在我国有分布。虽然蜾蠃与胡蜂都属胡蜂总科,但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科。胡蜂是胡蜂总科、胡蜂科的统称。胡蜂属于社会性昆虫,过的是集体生活,成千上万只胡蜂共同生活在一个蜂巢中,不但有蜂王、职蜂和雄蜂之分,而且它们在这个社会里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和运营这个集体。而蜾蠃属于独栖性蜂类,它们独立生活,各自为政,因此蜾蠃繁殖后代的效率较低,其种群个体数量远不及社会性昆虫,但蜾蠃种类繁多,是胡蜂总科中最大的类群,约占总种数的一半左右。

蜾蠃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通常一年发生4、5代。蜾蠃以蛹越冬,春末夏初5、6月间越冬蛹羽化,出现第一代蜾蠃。雌雄蜾蠃在交配之前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它们在灌草丛中觅食,没有固定的住所,夜间就找一个避风的地方休息。雌蜾蠃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妈妈,一旦完成交配,它就会给自己的孩子准备舒适的窝,还会给它们准备充足的食物。等雌蜾蠃不辞辛劳地筑好巢以后,就会在巢内产一粒卵,并通过卵端丝将卵固定在巢壁上,然后又不辞辛劳地去捕捉猎物储存于巢内,等它认为储存的猎物足以保证幼虫长大,就会封住巢口,然后再做下一个巢……

几天后,蜾蠃幼虫孵化出来。它从巢壁上掉落在一堆猎物身上,并把口针刺进猎物体内来吮吸体液。吃完一个之后又去吃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把巢内所有的猎物吸食完毕,老熟幼虫不再取食,然后贴着巢室内壁结茧化蛹,不久便羽化为蜾蠃。蜾蠃会用它那两个坚硬的大颚咬破房盖飞出来。然后重复父母的行为,觅食、交配、筑巢、产卵、捕捉猎物、封住巢口。

筑巢之前,蜾蠃要先选址。虽然几乎所有的蜾蠃都是用泥或黏土筑巢,但不同种类的蜾蠃筑巢地点不同。有的种类在地下或泥墙中筑巢,有的种类在树枝上筑球形巢,有的种类利用竹筒和小树洞等植物的孔洞筑巢,有的种类会利用蜂类舍弃的巢。蜾蠃的种类不同,所筑的巢精致程度也不同,有些种类只是在旧的巢洞或者墙壁裂缝中涂一层泥就算完工,有些种类则会做成十分精巧的泥壶状的巢,做好一个之后又去别的地方再做另一个,还有些种类会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做多个泥巢。蜾蠃属于独栖性蜂类,大多数种类都是雌性个体单独做巢,也有少数种类多个蜾蠃聚集在一个小范围内一起筑巢,但也是各做各的巢。泥巢一般由腹部第一节延长成柄状的蜾蠃衔泥制成,而利用竹筒做巢的蜾蠃,其腹部第一节通常并不延长成柄状,产卵时直接将卵产于竹筒或者苇管的内壁上。

做泥壶状巢的蜾蠃需要取水和泥,然后塑型,最后还要再修修补补,才能完成这件“艺术品”,这些工作都离不开那个由上颚、前足、口器和触角组成的“巧手”。

春夏两季,每当蜾蠃生育子女之前,雌蜾蠃会先寻找一片水源,从中吸水,然后飞到有泥土的地方,把水和唾沫吐在泥土上,干泥土就会变湿变软,之后雌蜾蠃就将头部的两只大颚插到软泥里,挖起一团泥,再利用两只前足帮忙,逐渐把泥土和成球状,同时两只触角也在不断触碰着泥球,借以判断泥球的大小,最后做成一个软硬适中、大小适当的泥球,再用两只大颚和前足抱起泥球,一口气飞到筑巢点。蜾蠃的取水点和取泥点一旦选好,基本上不会变更,即使遇到干扰,过一会还是会飞到那里取水、取泥。

到达筑巢点后,蜾蠃用前足和上颚夹住泥球,并来来回回梳理泥球形成部分巢壁。弄好之后,蜾蠃又飞走了,一会又抱着一个泥球回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巢。这样,蜾蠃花了一个多小时,先后弄来十几颗泥球, 做成一个圆形的 “小葫芦”,“小葫芦”上还有一个细颈,细颈上还砌出了一个像草帽一样的翻边,很像一个小泥壶,所以也有人把螺蠃叫作泥壶蜂。此时,第一阶段大工程完工。

第二阶段是小活、细活。在猎物装满了泥壶之后,蜾蠃还要封住壶口和修补泥壶。蜾蠃会到取泥点取一个泥球回来,然后用前足和上颚共同努力将壶口堵死,再弄一个泥球填平壶口的翻边。之后还要用触角反复检查整个泥壶,在需要修补的地方加点泥,然后飞起来在房子周围盘旋审视一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再去做下一个泥壶。

泥巢做好以后,蜾蠃就在入口处插入腹部,产下一粒卵,之后雌蜾蠃的任务就是给幼虫准备食物了。那幺蜾蠃幼虫的食物都有哪些呢?《诗经·小雅·小宛》中提到的螟蛉就是它的主要食物了。螟蛉指的是鳞翅目螟蛾的幼虫,这是一种软软的“肉虫子”。实际上蜾蠃捕捉的猎物不止于此,还包括黏虫、尺蛾、棉铃虫、菜粉蝶等多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以及一些鞘翅目和叶蜂类的幼虫。有的蜾蠃还捕捉蚱蜢、小型蜘蛛,甚至是体形较大的壁钱蛛。但是,蜾蠃捕食具有专一性,一个蜾蠃巢内往往只储存同一种猎物。

为了给自己的宝宝提供足够的食物,雌蜾蠃总是急急忙忙地飞到菜田里、庄稼地、田野里寻找猎物,等它发现一个可口的猎物时,就会立刻咬住猎物的颈部,用尾部的长针状产卵器蜇刺猎物的腹部神经节,使其处于麻醉无反抗状态,然后轻而易举地将其抱回巢中,放好之后又急忙去寻找下一个猎物,直到它认为不多不少正好够幼虫吃到化蛹为止。这正是蜾蠃的神奇之处:它能预测出幼虫的食量。所以,蜾蠃在每个巢内放入的猎物数量不是固定的,个体比较小的猎物数量就多,个体比较大的猎物数量就少,一般数量在3~30个。因此,蜾蠃的幼虫就可以“放心地”一个一个去吃掉它们,既不剩余,又无不足。

蜾蠃的毒液中含有某些作用于猎物神经系统的神经毒素,也就是可以使寄主麻痹的成分。蜾蠃毒液的麻痹作用依赖于蛋白质组分,其作用靶标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蜾蠃捕猎时蜇刺排毒量也是经过“精心计算”的,猎物的大小不同,排毒量也不同,既能使猎物尽快麻痹,又不会使其短时间内死亡。那些猎物只是运动神经被麻痹,动弹不得,但不会腐烂,更不会死去,只是一直处于昏睡状态,这样蜾蠃幼虫总能吃到新鲜可口的食物,并正好能完成生长发育。被蜾蠃毒液麻痹的猎物生理机能下降,又在潮湿的巢内不能动弹,所以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在蜾蠃毒液中不含对猎物破坏作用较强的酚氧化酶,也不含有干扰寄主免疫反应的酚氧化酶抑制因子。这是蜾蠃在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经常提到的“一物降一物”,就是指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比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兔起鹘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等等。这些制约关系形成了一种包含几个环节的食物链,比如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吃小鱼,鸟吃鱼。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是通过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和营养物质的交换来完成的。

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从广义上来讲,捕食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典型的捕食行为:捕食者在袭击、杀死猎物后将其吃掉;二是植食性捕食:捕食者逐渐吃掉植物,或者只吃掉植物的一部分;三是寄生:捕食者寄生于被捕食者的体内或者体外,靠摄取寄主的养分维持生命和生活。在寄生中, 还有一种特殊的寄生现象,寄生者总能导致寄主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拟寄生。拟寄生现象在昆虫中极为普遍, 凡是昆虫对昆虫的寄生都属于拟寄生,蜾蠃与螟蛉之间的关系, 就属于拟寄生。雌蜾蠃把卵产在寄主的体表或体内, 孵出的幼虫靠取食寄主的体液或组织为生,逐渐杀死寄主。

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用对植物害虫有相克作用的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或减轻其危害程度。“以虫治虫”就是利用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来防治农林业害虫。它不仅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组成,直接消灭大量害虫,而且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不受地形限制,具有长效作用,不会引起害虫再猖獗而形成抗性,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虫治虫”的思维在我国源远流长,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杂志一》中记载了步甲捕食害虫的效能;东汉王充在《论衡·物势篇》中有“蜘蛛吐丝网虫,螳螂张臂捕蝉”的记载;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有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记载。

寄生蜂是目前“以虫治虫”应用较广、效果显着的重要天敌昆虫,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松毛虫;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蚜茧蜂防治蚜虫;金小蜂防治棉红铃虫;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等等。目前,很多天敌昆虫已经工厂化生产。

在自然界中,蜾蠃的繁殖期正好是鳞翅目昆虫的高发期,蜾蠃的生活史节律与食物的年周期变化相对应。蜾蠃种类多、种群数量大且捕食量大,因此蜾蠃对许多农林害虫的种群数量起到了直接的自然控制作用,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我国浙江省镇海地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经利用当地的一种蜾蠃消灭农田害虫。每只雌蜾蠃在6月下旬到7月初这段产卵期内,每天要捕捉害虫100头以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农作物。

古人所说的蜾蠃可能不只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蜾蠃蜂科昆虫。因为有些种类的泥蜂和蜾蠃的形态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极为相似,比如两者都是狩猎蜂、独栖性,成虫都以花蜜为食,也都有筑巢、捕猎和储虫等行为,所以古人极有可能把泥蜂和蜾蠃混为一谈。那幺泥蜂和蜾蠃有哪些区别呢?其实,两者虽然都属于膜翅目,但它们属于不同的总科,蜾蠃属于胡蜂总科,而泥蜂属于泥蜂总科。胡蜂总科的翅均为褶翅,而泥蜂总科的翅却非常平展。

泥蜂的分布极为广泛,甚至在北极圈内也有分布,以热带和亚热带最多。全世界已知约有9000余种。泥蜂的捕猎范围极广,猎物种类要比蜾蠃多得多,包括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蜚蠊目、蜉蝣目、蜻蜓目、螳螂目、啮虫目等昆虫, 以及蜘蛛、蝎子等其他节肢动物。捕猎种类范围因属、种不同而差异较大。泥蜂是非常聪明的昆虫,它也知道自己的幼虫的食量,根据猎物的大小不同,捕捉的猎物数量也不同,这一点跟蜾蠃非常相似。

多数泥蜂在土中筑巢,沙泥蜂属、壁泥蜂属用泥土和唾液混合,筑成水泥状坚硬的巢;短柄泥蜂属利用地上的自然洞穴或其他昆虫的旧巢;少数小唇泥蜂在树枝内或中空的茎秆内筑巢。

泥蜂与蜾蠃一样,平时自由生活,没有固定的巢穴。两性交配以后,雌蜂就会进行一系列饲育幼虫的行为:筑巢、捕捉并麻醉、搬运猎物至巢室,在猎物身上产卵、封闭巢室等。但顺序因类群进化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数泥蜂种类先筑巢,然后多次捕捉猎物并将其麻醉后带回巢中,然后在其中一头猎物身上产卵,最后封闭巢室。幼虫孵出后取食猎物,直至老熟化蛹。少数泥蜂种类为渐进式饲育,如柔毛沙泥蜂,巢筑好后,雌蜂先捕捉一头猎物放入巢内,然后在猎物身上产一卵,但并不封闭巢口,幼虫孵化后先取食这一头猎物。等幼虫吃光第一头猎物后,雌蜂再捕捉一头猎物放入巢中,幼虫不断取食,雌蜂不断地给它补充饲料,直到幼虫发育老熟不再取食,雌蜂才封闭巢口。一只雌蜂通常可以同时给3个巢室的幼虫连续提供食物。

标签: 胡蜂总科 螟蛉之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