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有大发现的传言已经在坊间流传数天,6月30日终于水落石出: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多国科学团队同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宣布我们找到了宇宙背景引力波的证据。通向宇宙秘密的道路,又开启了新的一条。
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在发布会现场。
01 什么是引力波?
【资料图】
石头扔到水里会产生水波,电子加速起来会产生电磁波,引力波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具有质量、能产生引力的物体发生加速运动的时候所产生的波。很遗憾,引力作为一种力实在是太小了,小到一整个地球产生的引力都可能敌不过你的几块肌肉——把你的手机从桌子上拿起来,就是你的肌肉胜利的证明。而引力波更是微小到离谱,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无法产生任何影响。
这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19世纪的科学家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根本无法探测到它。直到1974年,我们才间接观察到引力波,而直接确认引力波的真正存在,已经是21世纪的事情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2 引力波不是旧闻了吗?
2015年人类第一次直接观察到了“引力波本波”。这一发现赢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科学家又检测到了好几次引力波,也都上了新闻。不过,之前的那几次和这次有一点不同:那几次都是“小”波,是中小型黑洞碰撞融合产生的。这一次是大家伙!
其实,说之前“小”也不是非常公平。2015年那次观察到的两个黑洞,一个是太阳的36倍,另一个是太阳的29倍,以人类的尺度来说,已经大到难以想象了。可就算是这么大的两个天体,产生的引力波也只能让4千米长的探测器伸缩千分之一个质子那么大点而已。
但中小型黑洞的碰撞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发出的引力波是高频的,比较“尖细”,只需要区区几千米的“小”探测器就能检测到。如果是更大规模的引力变化,比如超巨大黑洞、大爆炸回响什么的,发出的引力波是低频的,比较“低沉”,那就需要超长的探测器——整个地球甚至整个太阳系都摆不下的那种。
整个地球都装不下,那人类怎么可能造得出来呢?其实没事儿,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常遇到这种问题。他们非常擅长把自然界已经存在的超巨大物体变成探测器的一部分。这回,他们用的是天上的星星。
03 跨越虚空的群星之尺
1967年,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约瑟琳·贝尔还只是一个研究生。但这一年,她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天体,它会非常稳定地发射有规律的电磁波。有些科学家开玩笑说这可能是外星人给地球发射的信号。所以,她和她的同事给这个天体起了个外号叫“小绿人1号”。后续的研究很快证明这是纯粹天然的现象,无需智慧生命的参与。
这种电磁波信号每隔一段固定时间就出现然后消失,像脉搏一样,无线电传统管这样不连续的信号叫“脉冲”,所以发射这个信号的天体,就得名为脉冲星。脉冲星的发现后来得到了诺贝尔奖。(但贝尔本人却没有获奖,这是诺奖历史上对女科学家不公正的著名案例之一)脉冲星中的引力波爆发。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现在我们知道,脉冲星是中子星的一种,换句话说是“死掉的星星的尸体”。脉冲星发射出来的电磁波本身是连续的而不是脉冲的,但是它的电磁波只向自己的两极发射,同时它又在高速旋转,所以只有它的电磁波扫过地球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从地球上看它,就像在大海上看灯塔的光一样,隔一段时间就闪烁一次。道理上讲,闪烁的间隔对应它旋转的间隔,应该是完全规律的——实际上,它的电磁波在抵达地球的路上会受到各种小干扰,所以能观察到微小的不规律。
科学家盯上的,就是这个规律里藏着的不规律。
引力波是空间本身传递的波,当它改变探测器的长度时,改变的其实不是探测器本身,而是探测器所属的空间。如果脉冲星的信号在来地球的路上遇到了引力波,它的路途本身就会因为引力波而变长或者变短,花的时间也会因此而变化。通过观察这个变化,我们就等于是把我们和脉冲星之间的全部空间,都变成了引力波的探测器。
当然,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干扰脉冲星信号的除了引力波,还有很多别的因素,需要一一排除掉。而且引力波的影响极为微小,引发的周期变化也许只有1微秒,需要非常精密的仪器。所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联手探测了二十多年,才得到了这次的结果。
04 引力波的摇曳海洋
这次发现的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引力波事件,而是全世界的数据大成,来自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当然还有中国的全球研究者共同汇报了无数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这一结果支持了早已有之的猜想:宇宙沉浸在引力波的背景之中,每一个地方都有久远的低频引力波在震荡。
打个比方说:地球像一艘小船,漂泊在宇宙引力波的汪洋大海里,之前几年我们探测到了船体的震动,证明这大海里存在波浪。但现在我们终于能探出头来望向大海,亲眼看到了遍布海面的浪花。
星云和脉冲星的太空景观。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过这也带来了众多新的问题,比如说, 我们并不确定这些低频引力波来自于什么事件。这也没办法,宇宙里奇怪的东西太多了。两个超巨大黑洞的碰撞看起来是最可能的原因,但还有很多其他可能的原因。也许是宇宙膨胀时的波纹?也许是早期宇宙相变留下的痕迹?也许是空间里的缺陷网络?关于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但也正因此,观察低频引力波背景才是这么刺激的一件事:它给很多未知的宇宙事件打开了大门。
此外,这些结果的质量并没有都抵达物理学的“金标准”。现代物理学的惯例要求一个结果要抵达“5σ”——也就是一种新现象纯属巧合的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才能当作“实锤”来看待。本次发表的结果并没有都满足这一要求。
以最严格的措辞而言,应该说本次发现“找到了符合引力波背景的证据”而不是“探测到了引力波背景”。但是,更多的探测和数据分析还在进行中,大多数人都相信这个方法很快就能获得无可辩驳的5σ级别证据。
和宇宙相比,人类的感官所能覆盖的范围实在太过渺小。百万年前一个人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或许超越了全部的人类体验,但放在整个物质世界里,他的所见连沧海一粟都不如。后来,人类发明了望远镜、无线电、光谱仪,宇宙的侧面被一一揭开,但总有更多的秘密隐藏在人类感知不到的黑暗里。引力波的探测是百万年来无数新开启大门里最新的一扇,而引力波背景,则是它最新的里程碑。
路,还在延续。
作者:范岗 演化生物学博士生
审核:余恒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
策划编辑:徐来
责任编辑:徐来
标签:
上一篇:每日简讯:男子13岁得糖尿病27岁进ICU!这5类人一定要警惕→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欢乐谷邀市民邂逅“敦煌元素”北京青年报讯(记者赵婷婷)北京
2023-07-03 11:05
原标题:北美票房:《夺宝奇兵5:命运转盘》首映夺魁中新社洛杉矶7月2
2023-07-03 10:57
原标题:近百部电影扎堆暑期档(主题)总票房有望冲击150亿元(副题)
2023-07-03 10:56
原标题:《我们仨》的二十年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2003年的六七月,
2023-07-03 11:02
原标题:“打开艺术之门”(引题) 隆重开启第30年艺术盛宴(主题)北
2023-07-03 10:58
原标题:挥桨传承传统文化的新青年实习生王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诗童
2023-07-03 09:59
原标题:意象东方——张国强美术作品展开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国7月
2023-07-03 09:53
原标题:天津京剧院庆“七一”系列演出圆满收官(引题) 京津名家新秀
2023-07-03 09:57
原标题:“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IP大展在京开幕工人日报-中
2023-07-03 09:57
原标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北京东方交响乐团演绎(引题) 《东方·
2023-07-03 10:02
原标题:三地演员合演京剧《智取威虎山》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摄影姚
2023-07-02 15:54
原标题:北京口岸迎来暑运高峰出入境人次再创新高随着航班数量的快速增
2023-07-02 16:04
原标题:国内首次发现!广州中学生发现鳄类蛋化石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
2023-07-02 13:58
原标题:免费开放全民覆盖座无虚席深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最是书
2023-07-02 14:00
原标题:长征题材情景剧《半截皮带》在贵州省图书馆上演工人日报-中工
2023-07-02 13:53
原标题:版权转化有声作品《火焰》上线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昨日,
2023-07-02 13:54
原标题:重庆涪陵水上极光电音节启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国通讯员陈
2023-07-02 11:06
原标题:这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完成提升改造恢复对公众开放7月1日,山西地
2023-07-02 09:52
原标题:北京西城启动中轴线西翼非遗路书体验活动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2023-07-02 10:05
原标题:电影《八角笼中》发布推广曲(引题) 刘若英王宝强合唱《亲爱
2023-07-02 09:55
原标题: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人文化宫揭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
2023-07-02 09:55
原标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开幕光明日报宁波7月1日
2023-07-02 09:57
原标题:《我们仨》的二十年苏墨2003年的六七月,我的老家沈阳天还不热
2023-07-02 08:59
原标题:微电影《匠者》首映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洪涛通讯
2023-07-02 06:00
【艺评】原标题:赴一“字”之约沙洲贾湖刻符龟甲、赵孟頫临《兰亭序》
2023-07-02 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