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王国义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
不管是在家做饭还是外出就餐,难免会出现剩菜剩饭的情况,要想“光盘”就撑得胃难受,打包隔天吃又担心不健康。一直以来对于隔夜饭菜是否安全的问题,人们争论不停,隔夜食物到底能不能吃
【资料图】
哪些可以放到隔天吃?吃不完的食物如何存放?今天就来一一了解~
来源丨pixabay
1隔夜食物能不能吃?
一般来说,所有隔夜食物都统称为隔夜饭或者隔夜菜,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不管是隔夜还是从早上放到晚上,只有超过8-10小时的食物才属于隔夜菜。
隔夜菜能不能吃,不在于是否冷藏储存或是时间长短,而是取决于存储过程中是否发生变质或是产生了有害物质。
也就是说,隔夜食物的安全隐患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微生物繁殖,导致食物变质;二是存储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可能导致中毒,有患癌风险。空气中充满了微生物,暴露在空气中的食物,难免会被它们当作温床。如果在室温下长期放置,微生物具有适宜的环境和温度,繁衍速度快,食物很容易变质。但只要把吃不完的食物及时放到冰箱冷藏,就能抑制细菌滋生,大大减缓变质速度。
来源丨pixabay
很多人更加担心的问题是食物长时间放置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多,吃了不利于健康。但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它会与蛋白质分解物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长期大量食用有患癌风险。
然而,食品危害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各类自然物中。实际上,短时间大量摄入亚硝酸盐才会造成急性中毒,头晕呕吐,严重则昏迷甚至死亡。不管是肉蛋还是蔬菜,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3-5mg/kg。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表示成人口服亚硝酸盐的中毒剂量最低约为300mg-500mg,摄入1-3g才会导致死亡。但是一般冷藏放置长达24小时的隔夜饭菜(不包括腌制食物),亚硝酸盐的含量都不会超过10mg/kg,与中毒剂量相差甚远,只要不变质,偶尔吃隔夜菜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亚硝酸盐也是被国际认可的食品防腐剂,在标准范围内添加,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来源丨百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像春节这些重大节日中,有些家庭一道菜吃很多天的情况,上述对于隔夜菜的说明就不适用了,隔夜菜的危害必须是基于储存得当的情况,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才能被忽略。
2科学存放隔夜菜
隔夜菜是否变质,在肉眼和味道上,有时候难以分辨,至于亚硝酸盐含量多少,更是无从得知。那么,如何保证隔夜菜的安全呢?关键在于储存。要是储存不当,短时间内也可能变质。
隔夜菜的二次食用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存放时间:
在室温环境下,剩菜剩饭的存放时间建议不超过4小时,高温天气不超过2小时,放置时间越久越容易变质。由于微生物在20-30℃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将食物完全放凉再放冷藏存储,反而会滋生更多细菌,只要将剩菜剩饭放置到有余温时就可以进冰箱了。
2、 存放方式:
食物如果做的多,最好在没食用之前就盛放如保鲜盒,如食用后再存放,大量的细菌会进入食物,最好是将其放置到干净的保鲜盒或者附上保鲜膜,与其他食品分开,防止串味;其次,生熟食需要严格分开,避免生食中存在寄生虫,造成交叉感染。冷藏温度要在2-8℃,部分食物可冷冻保存。
来源丨pexels
3、 二次食用方式:
隔夜菜的二次食用,一定要加热熟透,其中汤类需要加热沸腾3分钟以上,肉类要达到10分钟,才可以杀灭细菌。至于一些凉拌菜和卤味,是不建议“隔夜”的,尽量一餐吃完,实在吃不完又舍不得扔掉,虽然味道会大打折扣,但是还得加热至熟才能食用。总的来说,只要储存得当,食物不会变质,产生的亚硝酸盐也极小概率会引起中毒,隔夜饭菜是可以吃的,但隔夜饭菜的味道不及新鲜食物,营养价值也流失不少,所以还是建议现吃现做,不建议经常吃隔夜菜。
3哪些食物不建议隔夜存放?
冰箱可以保护隔夜食物不变质,但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安全,部分食物并不适合隔夜存储。下面具体来看看有哪些:
1、绿叶蔬菜
有句老话:“宁剩荤,不剩素”。相比水果、肉蛋类,绿叶菜本身硝酸盐的含量就比较高,煮熟后放置会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不利于身体健康。加上隔夜蔬菜重新加热后,口感变得更差。如果是豆类、块茎类可适当存放,但不要超过8小时。
来源丨pexels
2、汤类
经过长时间的炖煮,汤汁富含营养,在室温下可以说是细菌的“温室”,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喝剩下的汤放在不锈钢或者铝锅中,易发生反应使有害物质析出,建议将煮好的汤单独盛出当天喝的量,剩余的放在玻璃或者陶瓷器皿中,放冰箱冷藏或者冷冻。
3、水产和凉菜
海鲜类富含蛋白质,隔夜后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损害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如果是腌制的可以按需取部分食用,减少筷子翻拌。
4、溏心蛋
越来越多人爱吃无菌的“溏心蛋”,但是这种半生熟的鸡蛋并不是真的无菌,加上富含营养物质,容易造成多种细菌侵染,食用后导致肠胃不适等症状。如果是全熟的鸡蛋则可以低温存放的。
来源丨pexels
看到这里,想必对于食物储存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大家要多多注意饮食安全,吃不完的东西要尽快放冰箱并尽快食用完哦~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龙舟竞渡欢度端午国际友人挥桨体验中国文化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2023-06-25 08:53
原标题:影像艺术助力“天下无诈”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蒋菡
2023-06-25 07:40
【艺评】原标题:各唱其歌各美其美邓崎凡有一个朋友,是搞舞台服务的,
2023-06-25 07:35
原标题:黄河流域九省(区)文化馆联盟成立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
2023-06-25 07:32
原标题:私人生活之诗夏学军大概有两年了吧,每天拍一张照片记录生活,
2023-06-25 05:36
原标题:蛙鸣赵国培楼群前水塘边可爱的青蛙居民们在草丛的社区家园开始
2023-06-25 05:49
【发光吧文化遗产·十一】原标题:数字赋能让武当山文化遗产“颜值”永
2023-06-25 05:43
原标题:和谐乡居今日乡村已逐渐城镇化,邻里之间也是一派祥和。本作品
2023-06-25 05:35
【视线】原标题:“好的悬疑作品,应该让观众有欲望反复观看”工人日报
2023-06-25 05:51
原标题:40名新人加盟《星电音联盟》今晚报讯(记者高爽)原创音乐表演
2023-06-24 16:48
原标题:五大道“夏至冰甜”文化中心酷爽运动(引题)“甜酷”相宜津夜
2023-06-24 15:42
原标题:《八角笼中》全国路演到云南曲靖(引题)王宝强“突迷小学”兑
2023-06-24 15:36
原标题:京津携手打造出游新体验天津日报讯(记者廖晨霞)八达岭沉浸式
2023-06-24 15:42
原标题:钢琴家波格莱里奇重返上海诚意满满(主题)时隔七年今晚再度登
2023-06-24 14:49
原标题:毓钺编剧杨立新导演(引题)《钟馗嫁妹》让神话照进现实(主题
2023-06-24 14:37
原标题:端午(引题)古镇品民俗满满仪式感(主题)天津日报记者王音端
2023-06-24 14:44
原标题:深挖东坡寓惠内涵打造岭南文旅IP(主题)首届东坡粉丝大会暨20
2023-06-24 14:47
原标题:端午假期第二天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引题)天倍儿热
2023-06-24 13:47
原标题:公众希望走出游园活动同质化,上海各公园正探索更多元服务(引
2023-06-24 13:44
原标题:北京民族乐团邀运河流域7家乐团,组成130人豪华阵容用音乐讲述
2023-06-24 13:40
原标题:两岸新媒体中华文化河南创享行启程人民日报海外版郑州6月19日
2023-06-24 13:52
原标题: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艺术节亮相(引题)前门主题街摆下
2023-06-24 10:45
原标题:上海电视节揭晓白玉兰奖《人世间》《县委大院》夺冠新华社上海
2023-06-24 08:53
原标题:锻造数字时代核心竞争力(引题)上海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主
2023-06-24 08:42
原标题:长宁区新泾镇华兴富撕纸工作室迎来美国父女体验“指尖生花”(
2023-06-24 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