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专家对东大杖子战国墓出土文物研究认为——秦开却胡前燕文化已传入辽西

时间:2021-11-10 13:50:02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专家对东大杖子战国墓出土文物研究认为——(引题)

秦开却胡前燕文化已传入辽西(主题)

辽宁日报记者 朱忠鹤

提要

在长达百年考古发掘中,辽宁出土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国时期墓葬。这些墓葬及出土文物,一方面证明了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在挺进辽河流域前,这片土地上的原居民的文化状态,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在将辽河流域纳入燕国版图后,生活在这里的原居民或融合或迁移的生存状态。

东大杖子战国墓葬的是辽西原居民

东大杖子村,葫芦岛市建昌县碱厂乡下辖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

采访车从碱厂乡出发,沿着村级公路,穿过几大片玉米地后,就到了位于山脚下的东大杖子村。

因为2011年深埋于地下的战国古墓群获评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东大杖子村一时间声名鹊起,战国古墓群成了这个小山村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

十几年前考古发掘的这处战国墓葬群,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座原本安静且寂寥的辽西山村——村委会大门一侧的几个展示栏里,展示的全是有关古墓群与出土文物的图片。在已经回填的遗址上,特意设了“东大杖子遗址工作站”,刻有“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大杖子古墓群”字样的石碑矗立在一旁。

东大杖子村是名副其实的“古墓村”。20多年前,考古工作者开始对这里进行多次探测及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7座,出土千余件文物。据推测,整个村子下面深埋着至少200座以上战国古墓。

考古人员综合分析后判定,东大杖子古墓群起始于战国时期的早期和中期,一直持续到战国晚期,前后约200多年,墓地墓葬保存之完好、等级之高、规模之大,在东北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都十分罕见。

虽然当年发掘出土的47座古墓原址已经回填,村民又在上面建了房、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但东大杖子古墓群却牵涉出一个很多人都在关注和追问的问题——这些古墓里到底埋葬的是什么人?他们与当年的中原有着怎样的关联?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华玉冰当年曾对东大杖子古墓群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作为墓地资料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他告诉记者,这里埋葬的不是“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人。他说,这处墓地与当时燕人墓地有所区别,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因此可以判定,这里埋葬的是当时生活在辽西地区的原居民。

做出这样的判断,华玉冰有着充足的理由与依据。

首先,当时的燕人墓葬死者头部多向北,或向南,即使后来迁居东北的燕人也是如此。而已经发掘的东大杖子古墓群墓主人绝大部分头向东,少数向西,之所以向东或向西,可能与死者性别有关。

其次,东大杖子古墓群墓葬多埋葬马、牛等牲畜头骨,有的数量很多,而这种殉牲情况在燕人墓葬中是不存在的。

再有,在东大杖子古墓群还发掘出土了一批不属于燕文化因素的文物,比如具有地区特点的东北系铜剑、双胡戈等,以及包括长领壶、有流壶等在内的陶器,这些都说明墓主人并不是燕国人。

虽然不是燕人的墓葬,但在战国晚期的东大杖子墓葬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燕文化元素。比如,在那些等级最高的大型墓葬里不仅随葬有仿铜的陶礼器,而且礼器搭配组合的件数、棺椁的数量、下葬方式等细节都符合中原文化的规制。

华玉冰表示,虽然不是燕人墓,但却在晚期的墓葬中出现了燕文化,这说明,在战国末期,燕国大将秦开驱逐东胡之前,辽西的原居民已经开始对燕文化高度认同了,这也是燕国拓展东北的基础,进而还可以说,历史上有名的“秦开却胡”事件中,燕国大将秦开是“固土而非拓疆”,守护的是当地原居民固有的领土。至于被驱逐的东胡,是不是骚扰当地居民的游牧民族,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战国时期辽西地区生活着很多族群

虽然已经知道了东大杖子墓地中埋葬的不是燕人,而是辽西原居民,那么,他们到底属于哪一个族属呢?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呢?

“他们很有可能是貊人,与燕国相邻,在东胡族的东面。”华玉冰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据分析,“貊”这个民族曾被周所封的“韩侯”管辖,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貊自然与燕国很亲近,自称貊国。由于早期文化落后,貊与燕所在地居民习俗相近,关系密切,故常常为中原人所蔑视,将他们统称为“燕貊邦”,也就是野蛮民族的意思。不过后来,一山不容二虎,貊国被燕国所灭。

正因为貊人在辽西大地上生活过,所以一些考古工作者把大、小凌河流域与燕国交往密切的不同文化遗存都推测为与貊人有关。不过,有更多学者认为,除了貊人外,当地还有“狄人”,他们以朝阳市王坟山南区墓葬为代表,此外还有“屠何人”,以兴城马圈子墓地为代表等。

“这其中,也不排除有被同化的胡人。”华玉冰介绍说,比如凌源五道河子墓地的葬俗就有东胡后裔鲜卑人的特点。由此可见,战国时期中晚期,燕人占领前后,辽西地区的族群关系非常复杂。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钻研东北边疆考古历史多年。他告诉记者,战国时期,随着燕国势力的不断北上,东北逐渐纳入燕国版图。“据考证,位于吉林省梨树县的二龙湖遗址是燕国最北的边界线。”赵宾福说。

不过,燕国势力北上进入东北地区以后,燕国人与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原居民究竟是融合、驱赶,还是二者皆有的关系?对此问题,考古学者与历史学家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

赵宾福认为,原居民遭到燕国人驱赶后,大部分还是留在了原地,并逐渐与燕文化代表的人群同化、融合。随着春秋战国结束、秦汉版图扩大,东北地区渐次纳入中原政权版图,这些地域的原居民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原居民要么融合要么迁移

如果说同化与融合是战国时期“辽宁人”的一种生存状态,那么,迁移则是这个时期“辽宁人”的另一种状态。

在沈阳市于洪区,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郑家洼子”的地方。56年前,文物部门在这里发掘了14座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铜短剑,这些墓葬因此被命名为“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如今,墓葬原址建起了以“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命名的陈列馆。

作为典型代表,专家们在深入研究后基本明晰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的年限,即:春秋时期。

郑家洼子第6512号木椁墓是典型中的典型。这处墓葬区别于燕国人的墓葬,但可以看出,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燕国礼制。

墓主人是一位年约50岁至60岁的男性,棺外还有木椁,伴有大量的随葬品。因为这位墓主人身上佩戴着多面铜镜,以及多把东北系短剑,所以,有学者推测他为当时的萨满巫师。但不管是什么身份,丰富的陪葬品及葬式,已经可以确定墓主人是首领一类的人物或当时的社会权贵。这就是说,在燕国势力进入辽河流域前,大墓里的主人是当时辽东地区的原居民,实际掌控着该地区。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并不是一处孤立的遗址,在沈阳市的其他地方也发现了与该处遗址相类似的遗存,因此,这些墓葬被统称为“郑家洼子类型”。

到了战国的中晚期,随着燕国势力将辽河流域纳入中原版图,包括“郑家洼子类型”在内的辽宁境内的原居民开始受到燕人的北上侵扰,他们要么与燕人融合,要么迁移。

陆续发现和发掘出土的文物显示,燕国占据辽东后,辽东地区的部分原居民开始东迁,一部分流向了朝鲜半岛,一部分到了鸭绿江上游及松花江上游南部地区,并与当地的原居民进行融合。从考古发现上可以看出,这部分居民的墓葬以石棚墓和积石墓为主,这种墓葬形式是辽东先民特有的文化。

中原人也随着这部分原居民迁移。此前,在吉林省集安市出土的赵国阳安君青铜短剑及在长白县收集的蔺相如铜戈、铜钱等,都说明在战国晚期迁移的人群中,除了辽东原居民外还有大量的中原人。应该说,融合与迁移,是战国时期“辽宁人”生活的两条并行主线。

标签: 专家 战国墓 出土文物 燕文化 辽西

最近更新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