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南常德澧县鸡叫城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引题)
4700年前完整木结构建筑基础出土(主题)
光明日报记者 禹爱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虹雨
湖南常德澧县鸡叫城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
考古学者发掘出的大量木结构建筑基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木结构建筑基础,距今有4700年左右的历史。10月9日,在“考古中国”项目和“中华文明探源”项目——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的重要遗址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专家现场会上,专家们公布了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
4700多年前的谷糠
鸡叫城位于澧县涔南乡复兴村一高出四周2米至4米的台地上,南距澧县县城约10公里,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距今4000多年。2013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叫城”的名字,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是仙人在鸡叫前筑成的城。《直隶澧州志·古迹》记载:“鸡叫城:州二十里,平原中突起土阜,周遭如环,约四百余丈,中间甚平衍,四门相向,不类生成者。俗传仙人夜筑此,值鸡鸣而止,故名。”
1978年,澧县当地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座城。
鸡叫城被发现后,仍然一直沉睡于澧阳平原,关于它的历史深埋大地。到了1998年,经过几次试掘,借鉴了鸡叫城的“邻居”——“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的发掘经验,考古工作者才终于确认鸡叫城是新石器时代城址。
2021年1月初,考古专家在发掘区西部发现一处谷糠层,在发掘区的分布面积约80平方米,平均厚度0.15米,通过显微观察,确定其为单纯的稻壳碎屑。
大量谷糠被发掘,这在全国都比较少见。经过测算,产生这些谷糠的稻谷达22吨,脱壳后的稻米约14吨。此次发掘仅窥一隅,其实际分布面积还要大很多。谷糠层的发现,是先民发达稻作农业的生动体现。
鸡叫城所在的澧阳平原位于洞庭湖西北岸。考古显示,澧阳平原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可以追溯到距今60万年前,其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澧水文化类群。距今一万年前后,这里率先发生了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为后来稻作农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彭头山文化是目前长江中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八十垱遗址发现的土垣围壕聚落,开创了我国南方环壕聚落的先河。大量栽培稻的出土,意味着8000年前就开始了稻作农业。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500年前的水稻田,堪称稻作之源。
此次,在鸡叫城遗址发现大量谷糠,说明了屈家岭文化时期鸡叫城遗址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能够供养大量人口。考古专家计划下一步在鸡叫城城外寻找大规模的水稻田遗迹。
鸡叫城的先民将大量谷糠丢弃在这里有何作用?考古专家推测,这片区域比较低洼,谷糠下面还有比较厚的炭灰层,这些谷糠有可能是和炭灰一起在建房前有意铺在这里,起到防潮的作用。
史前楠木樟木的木质豪宅
2020年年底,考古专家们曾在鸡叫城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些木结构,当时冒出了尖角。此次发掘出的一批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木构建筑,其中尤以编号为F63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其完整的木构基础得以整体揭露。根据初步的树种鉴定结果,其木材主要有楠木、香樟等。
考古专家们认为,F63体量之大、等级之高、结构之规整、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
根据现场发掘情况,其单层面积至少有330平方米,加上行廊,至少有500平方米。这还不是全部,长长的木板仍在地下向东延续,留待考古人员进一步探寻其秘密。
F63,这栋距今4700年的大院,主体建筑开间在4间以上,除西室外,其余开间前后两进。其建筑方式是先开挖基槽,垫长木板后于基槽外侧立柱。木柱极为考究,以直径约0.5米的半圆形大木柱为主体,间以长方形小木柱,并在转角处以四分之一圆木作为转承,以保持外立面的平整。木柱与垫板间未见榫卯,但木柱上除位于西南转角位置的木柱为一个穿孔以外,均有两侧约45°的斜穿孔,推测原应插有木棍以起到加固作用。
F63主体建筑南侧和西侧有廊,建筑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是开挖柱坑,垫短木板后立柱,局部亦有较短的基槽。主体建筑外墙与隔墙均开挖有基槽,槽内放置长木板作为垫板,再在垫板上立木柱。所有长木板均放置在基槽偏外侧,部分木板间和木板一侧有用于固定的木楔。部分木板因受重力挤压,有向外倾斜和断裂的现象。
“F63建筑者的设计和施工技艺都十分高超。”负责复原房屋研究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涛指着一段榫卯结构残件介绍,鸡叫城人已掌握较为纯熟的榫卯运用方法,并在建房中多处使用。他推测,从木柱的排列情况看,这栋房屋很可能结合了穿斗式与抬梁式的建造方法。
F63作为此次发掘的木构建筑遗存,是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其工艺与式样丰富了史前中国的建筑历史。
通过去年和今年的发掘,考古专家们目前共发掘房址30余座,其中不乏如F63那样的大型建筑,充分说明鸡叫城曾是一处长期使用的高等级居住区。这些房址和台基方向基本一致,均在 200°左右,体现了当时聚落的稳定性和规划性。
专家们通过考证柱洞、基槽、立柱、木构建筑等不同方式的建筑遗迹遗物,基本可以梳理出聚落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建筑方式,生动体现了先民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
发掘区内除一条大型灰沟外,少见典型的垃圾坑、灰沟等掩埋生活垃圾的遗迹,暗示此地建筑群可能具有特殊用途。
在多雨的南方,木结构的保护相对困难。此次,有如此整体性的大规模的出土、大规模的揭露,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次。
古国文明的清晨,中华文明进程新贡献
鸡叫城不仅是一座城,F63也不仅是一座木结构建筑基础。在神秘的澧阳平原上,鸡叫城遗址才刚掀开一角面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称鸡叫城遗址是“保存最好的,非常难得的,百年一遇的”。他说:“从遗址体会到长江文明的进程。史前文明进程没有文献记载,这次实实在在看到的实物,展示文明的进程,给人震撼。”
“以前,我只把鸡叫城当作一座史前古城来看,如今在考古发掘现场,有了新的认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说,“这里8000年前彭头山文化时期就住了人,且经历了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这么长的一个时期,直到屈家岭文化时期,这些房子的走向也没有变。鸡叫城还有更复杂的属性。”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认为,在中国百年考古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鸡叫城这么大体量、这么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他从房子的体量分析,认为这对劳动力、人工、资源的控制达到了目前所见最高的层次。他说:“支持澧阳平原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这些文化资源。”
“这次出土的木质结构建筑,对我们的建筑史尤其是木结构建筑史,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发现。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重要成就,也是世界考古学的一次重要发现。”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霍巍认为,要把鸡叫城遗址的价值放到一个更广的视野去看。
4700多年前的秘密,还有待对鸡叫城遗址进一步的考古挖掘来揭开神秘面纱。
上一篇:除了登高插茱萸,重阳节还能干点啥
下一篇: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举办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数量多达几百件甚至几千件,抢注闲置、待价而沽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成一些企业生财之道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将从严审查、坚决遏制和打击商标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网12月21日电 12月20日,中关村在线2018年度科技大会暨产品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作为行业领先的科技互联网媒体,这是中关村在线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据新华社报道,安徽省公安厅近日发布的《安徽省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39项措施》第11条规定,国内居民忘记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的,可以在具备
2018-12-21 09:02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经济数字化变革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机构面对变革将何去何从?在此间
2018-12-21 08:46
中新网深圳12月20日电 (陈文 任冠元 蒋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报称,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财富中国非法集资平台,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题为新经济·新电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电子商务大会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出席开幕仪式。 主办方供图 摄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赵建华)新修改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对居民、非居民个人预扣预缴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保障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健康发展,协调解决5G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问
2018-12-21 08:39
中卫西气东输互联互通工程正式进气投产,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杨迪 摄中新网银川12月20日(于翔 杨迪)12月20日,西气东输的窗
2018-12-21 08:36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高亢)记者20日从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获悉,近期成立的国内首家全球代码发行机构——统一二维码标识注册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