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活动变人形》:知识分子的“面子”和“里子”
从鲁迅剖析民族痼疾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知识分子的精神塑造就成为近代文学的普遍主题。改编自王蒙同名小说的第五届老舍戏剧节开幕戏《活动变人形》8月20日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于中国家庭悲喜交加的记忆中,翻出知识分子的“面子”和“里子”。
从来主张快乐写作的王蒙说,这部小说是他写得最痛切哀伤的。小说主人公倪吾诚出生于河北陶村孟官屯,祖父追随康梁,要求“放足”,坚持维新革命;母亲鼓励父亲吸食大烟,她对倪吾诚的“爱”是烟枪和母权威慑下的婚姻陷阱。家族的反抗精神与母亲的爱,捆绑纠缠了他一生。童年其实是倪吾诚一生都没有摆脱的困境。当他下定决心想离婚时,却因为留过洋而坚守传统的赵尚同的三个耳光而选择自杀,未遂以后离家出走。倪吾诚一辈子都企图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家庭生活甚至社会。但是实际上,这只是对于物质文明与短暂精神享受的一种膜拜,并不具有真正的“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
倪吾诚送给儿子的日本玩具“活动变人形”中的“头”其实是人的心灵、欲望和愿望,人的幻想、理想、希望,其“身”则是人的知识、本领、资本、成就、行为、做人行事等,而“腿”则是人生活的环境、地位以及他所站立的环境。倪吾诚这个人物的深意所在,就在于他提供了一种扭曲的知识分子模板——自己像个没造好的幼稚人形,走得歪七扭八,还要不自量力去“指导人生”,在存在和合理性之间挣扎、彷徨。这是深深困扰每一个知识分子的阴影。
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倪吾诚正是刚刚梦醒,仍迷迷糊糊。既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开拓新的道路,也摆脱不了昏睡鼾声的困扰。他逃脱不了做地主的后代、“落后封建妇女”静宜的丈夫;逃脱不了做从小得不到文明教育、希望渺茫的下一代的父亲;逃脱不了所有“文明理论”都不堪静宜一句冷嘲热讽的尴尬;逃脱不了一生不得志、穷困潦倒、郁郁终老的命运。他有沉于幻想、对现实绝不苟且的激情疯魔,所以他在别人眼里是又疯又傻、堂·吉诃德寄生虫窝囊废老天真的复杂混合体。
倪吾诚懦弱妥协的性格,根本不敌姜家大姨子和岳母势不可挡的谩骂井喷。寡居的姜氏母女从来没轮上丝毫改写命运的权利契机,也从无半点发声机会,话术属于宗族群长、先哲规训,伦理教条牢牢统辖生命。她们发现谩骂居然是一瞬间的自由迸发,这种唯一的挑战能捍卫权益、抒发郁结,甚至是自我造像、树立威严的正当出口。让姜静珍骄傲和怀恋的是她自己和母亲面对宗族的欺负,三天三夜不重样的谩骂。谩骂能打通任督二脉,在穷极困顿的现实中,体会到权力支配、论断评价犹如万箭齐发、所向披靡的主权感。只有在排山倒海气贯长虹的精神臆想中,一个女人饱读诗书的见地、辞藻文采的积累、机敏凌厉的才智,才终于走出揽镜自怜的幽怨时刻至暗深渊。在仇恨中成长壮大,在仇恨中燃烧力量。
倪吾诚的十岁女儿承受委屈和轻视最多,除了自觉地把好东西都让给弟弟,经年累月的凌虐伤害最终在年三十导致了歇斯底里的崩溃。然而这个全家最可怜的孩子,面对父亲给她买的帽子和蛋糕,却令人触目惊心地冷嘲热讽厌弃鄙夷,全盘接受了母亲那套以物质衡量人生的经济哲学。“多费钱!”——这句妈妈的口头禅,迅速剥夺了两个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如同肃杀的寒冬让一切天真烂漫的花朵凄然败落。深深的挫败淹没了倪吾诚所有的爱和希望。
倪吾诚教导儿子不要埋头老朽书籍,要玩耍游戏、度过无忧童年。这段充满明亮慈爱的文明之光,突然被倪吾诚回忆儿时的孤凄切入,儿子触景生情陡然跌入悲伤——无论文明教育付出多少代价,生命周而复始都逃不脱没有爱的童年。父亲为了逗儿子高兴,情愿当马、让儿子推搡自己。满脸挂泪的儿子破涕而笑。舞台上这对父子的情感转变令人悲从中来。一代代孩子在生命之初该有的欢愉,都轮回到一样可怜无助的生命黑洞里。
作为改编自文学原著的一部戏剧作品,《活动变人形》的舞台呈现从气氛、主题开掘和人物深度上,都止于表面过场,也疏于当代精神的把握,对倪吾诚的劣根性基本略过:半瓶子醋的虚浮学识,凡事逃避动摇,没有独立见解,不顾家人生计,夜不归宿也要去倾吐精神苦闷。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倪藻只是一个面目含混不清的旁观者,这使得关于知识分子命运的主题探讨在现实的延展中缺席。
理论脱离实际,理性不顾情感——正如姜静宜指责倪吾诚在道德上的“可疑”和“败坏”,这构成了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之间反复出现的矛盾冲突。传统士大夫的“博雅之学”让知识分子沦为无用之人。读书人不是被别人打倒的,是自己打倒了自己。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既疏离又顺从的关系由来已久——孤芳自赏和冷漠孤立,习惯于自己被抛弃,于是形成了一种疏离的应对策略。
王小波讲过一个故事:父亲让儿子出去学知识,儿子两年后回来汇报说:“我学会了一种明辨是非的知识。”父亲非常生气,因为他清楚根本没有一种学问能“明辨是非”,那只是自以为拥有了道德制高点和上帝的眼睛。王小波在隐喻:比起做一个道德精英,做一个思维精英更重要!知识分子作为“先知”的时代已经远去,频繁出现、缺少理性的网络暴力却在呼唤“思维精英”。何种知识和理论能安身立命呢?但愿今天倪吾诚们不会依然走得磕磕绊绊。(张向阳)
上一篇:在“孤岛”文坛披荆斩棘
下一篇:工人文化长廊亮相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数量多达几百件甚至几千件,抢注闲置、待价而沽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成一些企业生财之道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将从严审查、坚决遏制和打击商标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网12月21日电 12月20日,中关村在线2018年度科技大会暨产品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作为行业领先的科技互联网媒体,这是中关村在线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据新华社报道,安徽省公安厅近日发布的《安徽省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39项措施》第11条规定,国内居民忘记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的,可以在具备
2018-12-21 09:02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经济数字化变革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机构面对变革将何去何从?在此间
2018-12-21 08:46
中新网深圳12月20日电 (陈文 任冠元 蒋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报称,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财富中国非法集资平台,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题为新经济·新电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电子商务大会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出席开幕仪式。 主办方供图 摄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赵建华)新修改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对居民、非居民个人预扣预缴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保障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健康发展,协调解决5G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问
2018-12-21 08:39
中卫西气东输互联互通工程正式进气投产,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杨迪 摄中新网银川12月20日(于翔 杨迪)12月20日,西气东输的窗
2018-12-21 08:36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高亢)记者20日从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获悉,近期成立的国内首家全球代码发行机构——统一二维码标识注册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