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网红蹦床游乐设施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然而,蹦床致人受伤的例子屡见不鲜。近日,江苏徐州90后女研究生琪琪和朋友去蹦床馆玩“人体炸弹”项目,当场被摔到胸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医生诊断其为“完全性截瘫”。事后,蹦床馆仅赔偿5000元。馆方与消费者签署的安全告知书,更像是商家的免责声明。除此之外,崴脚、韧带撕裂、骨折等问题层出不穷。网红游乐项目越来越“危险”,如何保障人们的安全问题?出了事故,该由谁负责?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北京朝阳区一蹦床馆。马源摄
“蹦”出来的危险游戏
作为一项网红运动,近年来,蹦床馆在各地逐渐兴起。然而,“蹦床热”带给体验者新奇体验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我在短视频上看到蹦床很刺激,就想来体验一下。”北京市民汪小雨表示,来蹦床馆消费的顾客中,有不少是被短视频上刺激有趣的蹦床玩法吸引来的。“第一次来的时候,因为没做好热身运动,受了点伤,以后就长记性了。”汪小雨说,蹦床没有那么容易掌握,时间长了才可以玩技巧。
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常营地区的一家蹦床馆,店内的标价为每人每小时体验价80元,消费者进入场馆前需要穿戴防滑袜,价格为10元一双。记者进入场馆后看到,虽然是工作日,场馆中的顾客并不少。除蹦床外,这里还衍生出“沾沾墙”“蜘蛛塔下坠”“人体炸弹”等多种玩法,在馆内人气颇高。馆内随处可见的标语提醒玩家注意安全,如“请热身后再运动,避免受伤”“请勿两人同时跳入海绵池内,请勿头部向下跳”“没有技能基础请勿模仿教练表演动作”等。
一位带孩子来蹦床馆体验的女士告诉记者,暑假期间,蹦床馆中以青少年居多,很多成人在蹦床馆中是为了陪护孩子,办理月卡、季卡和亲子卡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因为场馆内成人与孩子的运动区并未明确分开,我比较担心孩子会玩一些难度较高的项目,或者与成人意外碰撞发生事故,所以就先办了一个季度的亲子卡,这样可以陪同孩子进入场馆,我比较放心。”该女士说。
经营资质门槛低、
安全员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蹦床馆伤人案例频繁发生。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搜索发现,仅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以“蹦床”为关键词的相关案件就高达152件。近十年内,蹦床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引人关注。
相较于蹦床馆经营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各类事故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办一家蹦床馆的流程却相对简单。“经营场所符合消防标准很重要,其他方面很少有部门监管,基本没人来查过。”一家蹦床公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记者联系到一家生产基地位于浙江的蹦床游乐园建造供应商,该供应商表示,开办一家蹦床馆只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消防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就能营业。
合格的蹦床馆,少不了安全员的身影。疫情期间,安全员小蔡从之前的公司离职,来到了现在这家蹦床馆改行做了安全员。“我们看到有顾客做有风险的动作,肯定会及时制止并加以指导和监护。”小蔡告诉记者,其实他之前也不是学体育专业的,很多技能都是来到这里才学会的。
记者了解到,尽管各家蹦床馆都按照经营规模配备了相应比例的安全员,但安全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蹦床馆聘用的安全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和急救培训,蹦床过程中很难给出专业指导。
经常光顾蹦床馆的资深玩家周先生告诉记者,客流量大的时候,有些安全员都是临时雇的,有的就是兼职大学生。“蹦床这项运动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安全员不能时刻看护左右、保障顾客安全,有些动作还是要量力而为,不要追求刺激,万一受伤就不值得了。”
蹦床馆里的安全监控。刁静严摄
无人管辖的蹦床馆,
你还敢去吗?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看,蹦床这一项目属于监管盲区——既不属于体育局和文旅局管辖,也不受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应急管理局的监管。而主管部门的不明晰,事故之后消费者要想追责和维权,是有一定难度的。
记者注意到,消费者在进入蹦床馆前,通常都要签订一份安全告知书,很多人都没仔细看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在告知书上,有几行字用红色加粗字体标记了出来——除场馆设备、器械自身质量原因造成的损害外,其他责任均由本人自行承担。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耿子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蹦床馆等游乐场所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相应的法律责任需要阐明、厘清,蹦床馆签署安全协议或者免责声明不能免于赔偿。
“蹦床馆经营者会通过签署免责声明、设置警示牌等方式,告知游客安全风险,这是经营者法定的安全提醒告知义务。”耿子健说,如果发生意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此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明确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蹦床馆和游客签订的“安全协议/免责声明”若排除了蹦床馆的安全保证义务、相关赔偿责任则属于格式条款,该约定无效。
“成人参与者进行蹦床运动时,先要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和风险判断,陪同孩子游玩的家长应尽到监护责任,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设施;安全员应做好现场监督、运动指导和保护工作。”耿子健表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最重要的是经营者、参与者、相关监管方各行其责,同时尽早出台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才能不断完善行业标准、维护消费者权益。”
健康小贴士
蹦床是一项较为激烈的体育运动。蹦床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全身血液循环,较好地锻炼心肺功能与身体协调性。但由于蹦床独特的运动方式,也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安全隐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张培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蹦床在起跳过程中,需要全身肌肉良好地协调,才能控制身体在空中的动作和方向。
在蹦床运动中,蹦床者脚踝会受到最大的冲击力,尽管踝关节是身体承压最强的关节之一,但在受到身体重量数倍冲击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甚至导致骨折。冲击力会沿小腿胫腓骨上传至膝关节,对膝关节及韧带带来一定的冲击,严重者可能导致损伤。此外,腰腹部的肌肉在维持身体平衡状态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活动过程中的失衡状态很可能会引起腰腹部肌肉的部分紧张,引起腰部损伤,导致疼痛。蹦跳过程中的失衡可能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着地,引起相应部位损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颈椎部位的保护,损伤后可能导致不同程度且难以恢复的肢体瘫痪。
因此,张培训教授建议,蹦床爱好者应在运动前经过充分的热身锻炼,预先活动肌肉和关节,有助于避免肌肉拉伤,增强关节的承受力和灵活性。运动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单腿起跳,保持身体平衡,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果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尽量不要做出复杂的空中动作,避免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跳出床外。运动后也要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肌肉,缓解因活动带来的肌肉酸胀或其他不适感。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数量多达几百件甚至几千件,抢注闲置、待价而沽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成一些企业生财之道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将从严审查、坚决遏制和打击商标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网12月21日电 12月20日,中关村在线2018年度科技大会暨产品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作为行业领先的科技互联网媒体,这是中关村在线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据新华社报道,安徽省公安厅近日发布的《安徽省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39项措施》第11条规定,国内居民忘记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的,可以在具备
2018-12-21 09:02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经济数字化变革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机构面对变革将何去何从?在此间
2018-12-21 08:46
中新网深圳12月20日电 (陈文 任冠元 蒋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报称,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财富中国非法集资平台,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题为新经济·新电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电子商务大会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出席开幕仪式。 主办方供图 摄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赵建华)新修改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对居民、非居民个人预扣预缴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保障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健康发展,协调解决5G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问
2018-12-21 08:39
中卫西气东输互联互通工程正式进气投产,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杨迪 摄中新网银川12月20日(于翔 杨迪)12月20日,西气东输的窗
2018-12-21 08:36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高亢)记者20日从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获悉,近期成立的国内首家全球代码发行机构——统一二维码标识注册管理中
2018-12-21 08:35